中国企业收购悍马的历史可追溯到2009年,在那段时间的前后几年中,正是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收购外企的高潮,从2004年上汽收购韩国双龙开始,到上汽、南汽收购英国罗孚、MG,之后又有吉利收购锰铜、北汽收购萨博、吉利收购沃尔沃,以及其最近收购的宝腾、路特斯之案例等等。
那么当年腾中重工收购悍马为何以失败而告终呢?对此,当年腾中重工与商务部有不同的解释。前者言“未获批准”。后者称未收到“正式申请”。事情虽已经过去多年,但当年腾中重工收购失败,而如今小康收购却大获成功,对比之下值得深思,或许是“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金科玉律指引了小康的成功。
腾中收购失败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点:
1. 收购方似乎没有充分考虑国内关于《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政策的严肃性,可能认为用各种手段“打擦边球”就能过关。譬如,对收购品牌、股权、专利、技术、生产线、商标、商品名称等交易内容、交易结构和交易方式的报告都缺少准确的信息。
2. 悍马汽车是全球著名的“油老虎”,显然购入这个既不节能又不环保,更不符合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也无充分收购理由的项目是难以获批的。
3. 在收购资金方面的不落实及贷款诉求过高,影响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
4. 未来产品市场的不明朗也使得该项目难以下决心推进。
那么当年的失败又如何换来小康的成功呢?一个原来生产微车的民营企业又如何能吞下美国的一只“油老虎”呢?首先,时代背景不一样了,中国的经济实力远非7、8年前可相比了。企业的成熟度也今非昔比,行事方式方法的规范度也上了几个台阶。首先交易内容、交易方式等非常明确。小康股份收购的AMG公司民用汽车工厂及相关资产,范围包括土地、厂房、工厂设备及配套设施等实物资产。另外,公司还将承接相关具有丰富经验的经营管理团队与熟练的产业工人。上述实物及无形资产于评估基准日2017年3月31日所表现的公允市场价值为9263.69万美元,经双方友好协商确定,最终确定交易价格为1.1亿美元,比起当年腾中收购案还便宜了4000万美元。
其次收购后的目标也非常明确,据小康股份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实施并尽快实现公司创建电动汽车领先品牌的战略目标,公司计划投资约5.9亿美元在美国研发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为此,公司已在美国加州硅谷SANTA CLARA设立二级子公司SF MOTORS美国研发中心,并通过聘请“特斯拉之父”马丁.艾伯哈德担任公司新能源汽车顾问、收购国际领先的电动车动力系统核心技术开发商ACP公司100%股权,以及从事电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电池系统等相关业务的香港亿马和亿马先锋100%股权等,在技术、研发、制造、产品、品牌等推行美国本土化,打造纯正的美国加州新能源电动汽车品牌。另外,这项对美投资也符合当今的政治诉求。
其实,小康早在2015年10月就成立了新能源汽车设计院,开始进行包括控制系统、动力总成、储能系统及零部件、底盘、车身等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的研发。并已在今年成为国内第8家成功拿到独立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这些基础工作都做得相当到位,绝非鲁莽草率之举。
因此,未来的悍马将会最终摘掉“油老虎”的帽子,而成为高品质的中高端新能源电动汽车。在这些前提之下,小康的成功是理所当然的。
罗锦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