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卡车之家
2017年,国内商用车销量416.06万辆,其中重卡销量达111.69万辆,刷新了2010年创下的101.74万辆的历史记录。
销量打破历史记录,创下历史新高的原因来自三方面:
一是国家开始治理超载超限,新标准之下,原有的卡车没有办法满足标载之后的运力,推动卡车销量猛增;
二是严苛的环保法规淘汰一批老旧车型,加大的新车的需求;
三是我国基建、房地产项目的投入加大以及物流行业的需求加强。
2018年上半年,国内重卡市场销量达到60余万辆,其中牵引车出现下滑态势,自卸、载货以及专用车市场增幅明显。
经预测,下半年重卡行业预计销量为40万辆左右,2018年重卡销售数量为107万辆,打破了今年年初“较2017年有所下滑的”预测。而之所以有这种预测,主要原因是认为“新法规下的老旧车型换代以及增量红利已经过去”。
从宏观角度考虑,未来中国商用车的缺口依然巨大。量级,将是现在的2.5倍左右。
▎改革开放40年 内需增长迅猛发展
改革开放40年,前期我国靠“世界工厂”,占据全球300多种日用品种的95%份额,几近垄断。
但是,我们靠的是出卖廉价的劳动力,赚取的是廉价的加工费,处于整个产业链当中微笑曲线的最底端。早年间,因为国内的内需并不旺盛,我们主要靠出口贸易,除了沿海地带之外,国内的物流行业发展并不明显,也导致了中国商用车技术的落后。
近10多年以来,我国内需增速明显,也促进了国内物流行业的突飞猛进,从而倒逼商用车技术发展。
天龙、解放J6、陕汽X3000、重汽汕德卡等等优质的车型出现,让我国的商用车行业在这10年当中有了质的变化。
近两年,在国家GDP从增长从10%下降至5%时,人均GDP收入却增长至9000至10000美金,人们的购买能力出现了几何倍数的增长。内部购买力的增强,促使运输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16年,我初来西安,当地的房价在7000元左右,时隔两年之后,西安的房价基本上都在原来的基础上翻倍增长。我身边的朋友都说,北上广深房价涨完之后,终于轮到咱们西安了,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西安房价涨幅明显背后的推手是内陆城市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这两年,湖北、陕西、河南、四川、重庆五地的经济增速最为明显,而卡车的销售数量,这五个地区也位于全国卡车销售份额的头筹位置。
从过去的为全球数十亿人打工赚取低廉的加工费,成就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也让我过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随着我国内需的增长,未来20年,我们需要解决中国14亿人口的需求问题。
▎现代化的组织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
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高质量发展”概念,也意味着我国不能再赚取廉价的加工费。而是需要通过研发和技术、贸易服务和供应链服务来赚取微笑曲线左侧和右侧更多的钱。
要实现多赚钱的目的,那我们就不能再继续老路子,通过日用百货的出口我们已经掌握了全球市场的95%,已经干到天花板上了,再增长也没有空间。所以我们只能通过“高质量发展”来改变现有的格局。
▎中国的物流面临巨大转变 机遇就在眼前
经过统计,我国的卡车每年年吨产量基本上为8万吨公里左右,其中一些优秀的公司年吨产量可以达到15万吨左右;而欧美国家的卡车年吨产量,可以做到30万吨公里以上。
之所以形成这么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运输组织服务上面。
很简单的,也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情况来说,我国的卡车,大多数的时间不是在路上跑,而是在货场等待配货。
因为停运的时间太长,浪费了大量的精力,需要补回停车所造成的损失,所以就形成了我国卡车早些年间普遍存在超载的问题。多拉快跑也造成了我国卡车事故率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国卡车的应用场景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围绕沿海工业城市半径150公里展开,主要为了满足出口;
另一种主要用来满足内需,比如拉煤拉矿、工地渣土、建材、生活物资、消费品、蔬菜、农产品以及配载等。
正是这两种卡车的应用场景,也让近两年衍生出了两种物流企业形式。
一种是类似于满帮这种的信息平台,解决车和货的信息有效对接;
另外一种是大型的物流公司,来解决公司内部货物的转移和配送。
未来,我们卡车人从业的场景可能是这样:
货已经在枢纽点提前配好等待车辆到来;4小时的驾驶之后必须强制停车休息,或驾驶员休息之后再开车,或由接班的驾驶员把你所驾驶的车辆开走,等到你休息完毕之后,你再开下一辆车出发。
但是前提条件是,我们需要解决卡车在枢纽之间穿梭的技术能力。
比如如何形成完整的体系;比如卡车应该具备非常高的可靠性等等。
我们还需要解决卡车和其他运载工具之间衔接的技术问题,通过各种运输工具,来完成货物之间无缝配送等。
未来随着我国内需的增长,会让运输行业出现更为迅猛的增长,运输的迅猛增长,也必然刺激我国运输行业当中各个环节的技术、组织能力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