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大众商用车中国合资这回能成真吗
发布时间:2017-03-15 15:10:12    浏览量:1339次    
       大众在华扩大商用车业务的消息不时传出。2012年,大众提出扩大其在中国的商用车业务,建立合资公司是可能的方式之一;2014年,大众方面表示,正在研究在华成立合资公司;2016年与江淮签署备忘录;日前,又从外媒传出消息,要与中国一汽集团合资,生产商用车。这回大众在中国推进商用车业务,会有实质性进展吗?

      3月1日,路透社官网上报道称,大众卡客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安德里亚斯·任施乐(Andreas Renschler)对德国《经理人杂志 》(Manager Magazin)表示:“我们正在考虑如何扩大在中国的业务”,并指出,一汽集团是中国很有实力的汽车公司。这似乎表明,虽然大众卡客车公司旗下的曼已与中国重汽建立了合作关系,它仍拟在中国建立一家新的合资企业,生产卡车,合资对象可能是一汽集团。

      实际上,早在2014年,大众集团(中国)总裁海兹曼就曾表示,大众正在研究在中国成立一家重卡合资企业。而在更早的2012年,时任大众集团商用车业务执行董事的利夫·奥斯特林也表示过,要提升旗下大众商用车、曼和斯堪尼亚在中国的市场表现,可能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在中国组建卡车合资公司。

      几年来,大众计划在中国扩大商用车业务的意愿屡被提及,这一次它是否会有实质性动作?

      夙愿:做强商用车

      大众集团除了被大家熟知的乘用车业务外,也有自己的商用车业务板块。1995年,大众商用车公司从大众集团中分离出来,作为大众家族内的一个独立品牌运营和管理。大众商用车与乘用车使用的都是“VW”标识,生产各种轻型商用车、客车和重型卡车,主要销售市场一直定位于南美洲和非洲。

      从2006年到2013年,大众集团先后收购并逐渐增持股份,掌握了斯堪尼亚和曼的绝大部分股权,使这两家欧洲老牌商用车企业成为自己的子公司,从而在欧洲卡车市场确立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2年9月,大众集团提出到2020年,在商用车领域要赶超其竞争对手戴姆勒。为此,大众进行了一系列部署。2015年,大众集团重组商用车业务,成立大众卡客车公司,旗下包含3家公司,曼、斯堪尼亚和曼拉丁美洲公司。这家曼拉丁美洲公司就负责以前
在欧洲市场,虽然2008年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过去后,曼和斯堪尼亚近几年在欧洲的表现也有好转,已经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但仍面临沃尔沃和达夫的激烈竞争,而戴姆勒集团仍一路领先。

      在南美洲市场,由于南美洲国家政治、经济局势不稳定,且国家债务复杂,近年来,卡车业务量一直在下滑。2014年和2015年,曼拉丁美洲公司销售收入分别为22.5亿和10.5亿欧元,同比下降分别为24%和54%。在大众卡车业务销量和市场份额最大的巴西,受巴西货币贬值影响,2016年上半年,巴西5吨及以上卡车的车辆上牌量下降了32%。而曼拉丁美洲公司2016年上半年销量同比下滑19%。

      在北美市场,大众卡客车业务甚至还未正式开始。因此,大众想要做强商用车还需再努一把力,于是它在亚洲市场也不断加码。一方面,曼在印度组建合资公司曼福士(MANForce),主要生产CLA系列中高端重卡,并以印度作为出口基地,向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和沙特阿拉伯出口,辐射周边各潜力市场。2011年,曼在俄罗斯组装卡车的计划也终于尘埃落定,地址定在彼得堡,年产卡车1万辆,销售范围辐射俄罗斯以及周边市场。另一方面,2012年,斯堪尼亚也在印度建厂,计划在5年内,重卡年产量达到2000辆。今年2月,斯堪尼亚还表示,2018年将在泰国建立卡车组装线,泰国将成为斯堪尼亚在亚洲市场的重要据点。

      费解:在华合资造重卡

      对比来看,大众除旗下的曼与中国重汽合作外,近年来在中国商用车领域推进业务的力度不大,直到去年9月大众才有所“动作”。大众与江淮在德国签署备忘录,提出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按照《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规定,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含两家)以下生产同类 (乘用车类、商用车类、摩托车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在乘用车领域,大众集团在我国已经有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两家合资企业,与江淮的合作将采取什么形式(如技术合作)至今也还未确定。在商用车领域,大众旗下的曼已经与中国重汽合资,还有一个名额。大众集团和江淮签署合作备忘录时,业内推测,双方的合作有可能延伸至商用车领域。那么,大众有了江淮这个合作伙伴,为何还要再找另一家?如果想在华再建立一家商用车合资企业,它与新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又该如何确定?

      此外,2016年10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传统燃油汽车生产企业。这对大众在华建立合资重卡企业来说,又是一大难题。

      中国作为当前国际上最大的商用车市场,且大众乘用车在我国发展多年,一直以来,从未放弃在中国扩大自身卡车业务的想法。“前几年就一直有消息说大众准备在中国生产重卡,此前业内就猜想合作对象很可能是一汽和东风中的一      家,这次大众卡客车公司CEO再提谋求与中国卡车企业合资并不意外。”商用车行业专家杨再舜告诉记者,“大众一直都有这个愿望,但由于现实中存在很多困难,建立合资公司生产重卡一直没有实现。”

      首先,中国用户能否接受大众的商用车品牌。虽然大众乘用车品牌在我国可以说是深入人心,但乘用车与商用车的受众群体完全不同。在我国主流卡车企业市场耕耘多年后,卡车用户能否接受这一个新的品牌尚不可知。其次,现在斯堪尼亚和曼进口车在中国的销量相对较少。如果大众合资企业还生产高端重卡,价格势必会比较高,大部分中国用户难以接受,销量自然难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