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
|
1.进口车市场的危与机:国产进程深化平行进口普及16-07-27 来源:羊城晚报 |
http://auto.gasgoo.com/News/2016/07/28074810481060364534506.shtml |
近段时间,进口现代经销商集体向现代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发送联名函要求退网赔偿的消息引起了业界高度关注。汽车经销商集体与厂家发生矛盾其实并不鲜见,但此次经销商“造反”的原因却很特别,不是因为压库也不是因为售车指标,而是因为无车可卖!
进口现代的遭遇恰似目前进口车的一个缩影,随着包括豪华车在内的国产化进程不断深入,进口车的地位却相对不断下降,在本地经销商眼中成了一个 “鸡肋”。但在另一方面,平行进口车近年来在国家的支持下,已经出现蓬勃发展的态势,进口车的销售形态将在中国市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平行进口车是突破口?
在进口车销量下滑的同时,平行进口车销量的上扬与其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根据目前所知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汽车平行进口2.6万辆,同比增长27%,占进口汽车市场份额的11.9%,较2015年继续增长。
相对于进口车受到国产化的负面影响,平行进口车却利好不断。去年年末,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国家认监委关于自贸区平行进口汽车 CCC认证改革试点措施的公告》称,从今年1月1日起,放宽了对进口汽车原厂授权文件的要求、放宽平行进口汽车数量限制、简化工厂检查要求三大举措。前不 久,商务部等八部委又发布《关于促进汽车平行进口试点的若干意见》指出,“对已有效保证车辆一致性的试点企业,可取消非量产车认证模式的数量要求”以及 “各地公安部门要严格执行相关国家安全技术标准,对符合规定的要方便快捷予以办理”,意味着以后平行进口车辆将不再受到小3C认证的限制,上牌也将不再是 件难事。
就在今年6月21日,中国首张平行进口汽车CCC证书落户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的平行进口汽车CCC证书较此前非量产改装车CCC认证证书,放宽 了每批认证最多进口500台的数量限制,同时简化了审批手续。上海国检局方面表示,这是平行汽车CCC认证环节“两宽一简”改革后的首次具体实践。
不过,平行进口车也有着自己的困境。首先,平行进口车并没有受到各大车企的支持,毕竟这与其形成竞争关系。此外,相对于有“官方”背景的进口 车,平行进口车无论在销售网络、售后、配件供应等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劣势。可以看到,仅6月的全国进口车销量就有7.6万辆,而平行进口车在今年一季度的销 量还不足3万辆,两者之间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将来各大车企的进口车国产化进程极大推进,那么不用专门为一个品牌设立展厅,4S店的平 行进口车起码在成本控制与价格上,有着很大的优势,前景看好。
进口现代的遭遇
进口现代经销商集体向厂家维权的事件,近日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进口现代经销商集体向现代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发送联名函, 一致要求退网并赔偿经销商损失。而作为维权方的进口现代经销商的理由让不少人感到惊奇,原来他们并不是因为库存压库大等经销商与厂家之间经常出现的矛盾, 而是因为无车可卖。
据了解,维权方的进口现代经销商表示,自2012年进口现代汽车将销量占比达80%的新胜达车型转由北京现代生产,导致主力车型缺失;虽然进口 现代官网上有多达10款车型,但目前现实在卖的却只有3款车型:飞思、捷恩斯和格锐。在进口现代经销商联名的一份函中更表示,自2014年至今进口现代已 经劝中国经销商退网近50%;自2016年起不接收订单,或未提供符合中国汽车国五排放标准的车型,导致无车可卖。而他们的要求是,进口现代一方要处理现 有中国经销商的退网赔偿事宜。
据了解,进口现代在华网络数量一度达到79家,2011年销量更达到3.74万辆。然而,此后进口现代在中国市场销量一路下滑,去年跌至7000辆。到了今年,进口现代的年度销量目标只有5000辆。而进口现代车型销量的急剧下降,与主力车型国产化不无关系。
在此事件发生后,进口现代已经与相关经销商进行了协商。据了解,目前进口现代还开始准备售卖天津爆炸时存放在港口附近的一批进口现代汽车。记者 在进口现代官方网站上看到已经发出了“关于销售天津港轻微受损进口现代车辆的声明”,声明中表示,“8·12天津港爆炸事故”后已将爆炸事故现场受到过火 损伤的进口现代车辆全部交由天津市政府进行了销毁处理。而“事发时位于爆炸中心外围的1008台车辆,仅存在轻微外部划痕或因停放处异物落下引起的部分破 损等表面瑕疵,车辆功能和安全性能正常,经修复后达到现代汽车进口新车的质量标准。”进口现代官方表示,这些车辆将根据实际受损和修复情况酌情进行降价销 售,并将享受现代汽车(中国)官方提供的全新车辆质保服务及三包服务。
本土化策略已成主流
将进口车型国产化并不仅仅是现代汽车的选择,其实已经是现在大部分跨国车企的主流趋势。过去进口车在中国的地位跟现在不可同日而语,但随着中国 车市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后,吸引了更多的全球汽车厂家进入。越发激烈的竞争促使各大车企们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本地消 费者的需求,以提高自身竞争力,而本地化策略就成为了最为主流的选择。
可以看到,如今各大车企都在强调本地化,而把更多重点车型国产化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如宝马在今年3月份实现了宝马2系国产化后表示, 宝马在华新一阶段国产计划启动,未来每年将推出一款全新车型。据了解,包括宝马X3以及其他一些全新车型,都有望在将来进行国产化。
另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奔驰。在不断地推进国产战略后,已经拥有C级、E级以及SUV车型GLA和GLC这4款国产车型的北京奔驰持续发力,今年上 半年的总销量为275911辆,超过国产宝马销量1208辆。这也是十年以来北京奔驰首次在半年销量上超过华晨宝马,这与其坚持本土化策略密不可分。无论 是豪华品牌还是普通进口品牌,在主流或一线品牌都在进行国产化的时候,无疑将带给其他汽车品牌更大的压力。这也不难理解,像英菲尼迪、DS、路虎捷豹、凯 迪拉克等二线豪华品牌为何也争先恐后地进行大笔投资推进国产化,而且效果显著。如路虎捷豹在国产化后,销量已经一跃升至第四名,超过雷克萨斯仅排在奥迪、 宝马、奔驰身后。
不仅各大跨国车企车型国产化进程在加快,研发中心、核心技术的本地化进程也是普遍选择,这能降低国产车型成本,并更贴近中国本地消费者的实际消 费需求。如宝马、奔驰、奥迪三大豪华品牌都已经在中国设立了本地研发中心;丰田的混合动力总成与核心零部件已经实现国产;东风日产更是就其合资自主品牌启 辰设立了造型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强调本土化的车企也将会推出更多以中国为出发点的车型。
进口车销量不乐观
如果从销量方面来看,今年以来进口车的情况并不乐观。近日,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数据库发布了2016年上半年进口车市场的相关数据。整体而言,进口车市场仍延续供需双降的局面,市场持续“萎缩”。支撑进口车市场的三大细分市场均告下滑。
根据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数据库的统计,2016年2月至5月,连续4个月进口车市场销量的同比降幅均在10%以上,其中5月下降14.1%。然 而,6月单月进口车销量7.6万辆,同比降幅收窄为3.9%。这样的局面跟进口车国产化的因素分不开。根据《2015-2020年中国汽车整车产业市场运 行暨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整理的数据显示,在国产车型策略的推进下,路虎、凯迪拉克等品牌进口量大幅下跌。根据中国进口车市场数据库的统计,前6月进口 量排名第五的路虎品牌,累计进口量下滑10.7%。
而早在今年一季度的国机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报告预测,2016年二季度及全年,进口车市场仍将呈下滑态势,销售上牌仍会有 个位数的下滑。报告中预测指出,购置税优惠政策对进口车市场刺激力度有限,而进口车型国产化因素影响力度仍较大,2016年二季度及全年进口汽车市场形势 难言企稳。
实际上,根据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数据库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进口汽车的进口总量达107.8万辆,年进口量出现了自2006年来的首次下滑,年进口量与2014年的142.3万辆相比,同比大幅下滑24.2%,全年进口量甚至比2012年109.1万辆还低一些。 |
|
|
2.在华销量成止跌神器 大众品牌6月全球销量增5%16-07-27 来源: 盖世汽车 作者:丁钰 |
http://auto.gasgoo.com/News/2016/07/27111635163560364526615ALL.shtml |
大众官方日前发布了上个月及上半年的全球交付量数据,上个月大众乘用车品牌全球交付量止跌回升,同比增长4.7%;作为大众品牌的救世主,中国销量增幅达两位数。
6月全球销量止跌回升
7月27日,大众集团发布了旗下大众乘用车品牌上个月的全球交付量数据。今年6月份,大众品牌全球交付量为492,800辆,对比2015年6月份的470,700辆,同比增长4.7%,是今年以来该品牌首次实现销量的增长,
今年上半年,该品牌全球累计交付量为2,925,000辆,与去年同期的2,945,700辆同比微跌0.7%。
大众乘用车品牌中负责营销的董事会成员尤尔根·斯塔克曼(Jürgen Stackmann)解释称,“尽管我们在主要市场销量下跌,形势严峻,6月份销量增长了4.7%,创下了销量纪录。中国的强劲需求以及欧洲销量的稳健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全新一代Tiguan大卖,将在今年下半年保持增长势头。”
在华销量救主
从各个区域的交付量而言,大众在亚太地区交付量的两位数的增幅无疑是该品牌的救世主,其中中国是所有市场中增速最大的市场。
在最大单一市场中国,大众乘用车品牌6月份向消费者交付了220,500辆汽车,而去年同期交付销量为178,300辆,同比激增23.7%,上个月中国交付量贡献了该品牌44.7%的全球交付量。今年上半年销量为1,392,300辆,去年同期为1,297,600辆,同比增长7.3%。
在华销量拉升了大众品牌在亚太区域销量及全球销量,6月份该品牌在亚太区域销量为236,700辆,去年同期198,600辆,同比攀升19.2%;今年上半年在亚太区域累计交付量为1,484,300辆,同比增长5.5%。
6月份,大众乘用车品牌在欧洲市场的交付量为163,600辆,去年同期为163,500辆,同比微增0.1%;今年上半年,该品牌在欧累计交付891,300辆,与去年同期保持持平。上个月在西欧大众品牌仍同比下跌1.0%至143,800辆;在德国本土市场的销量同比下跌1.1%至55,600辆。
大众乘用车品牌上个月在中东欧的销量仍然强盛,6月份面向消费者的交付量为19,800辆,去年同期为18,200辆,同比增长8.8%。今年上半年,大众品牌在中东欧的交付量同比上涨6.1%至107,100辆。
上个月,大众乘用车品牌在北美的交付量为45,500辆,较去年同期的50,200辆同比下跌9.4%,今年上半年在北美的累计交付量为275,300辆,同比下跌5.6%。6月份,该品牌在美国市场交付量下跌21.7%至23,800辆,上半年,在美累计交付量为149,000辆,去年同期为174,400辆,同比下跌14.6%。
一汽-大众/上汽大众齐涨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销量数据,盖世汽车整理了大众在华两大合资子公司旗下大众乘用车品牌上个月的销量,该销量为批发销量,不同于大众官方发布的面向消费者的交付量(终端/零售销量)。
从这一销量上看,上汽大众多款车销量下跌,且最大跌幅达三成,造成其增速慢于一汽-大众。B级车市场整体表现不佳,以及车型老化均是销量下滑的原因。不过,从整体上看,两大合资企业6月份及上半年表现良好。
6月份,上汽大众旗下大众品牌销量达121,295辆,较去年同期的112,281辆,同比增长8.0%,而一汽-大众旗下大众品牌销量为98,136辆,较去年同期的72,615辆同比大涨35.1%。大众品牌6月在华批发销量总计219,431辆,去年同期为184,896辆,同比攀升18.7%。
上半年,上汽大众旗下大众品牌销量达816,824辆,较去年同期的801,431辆,同比增长1.9%,而一汽-大众旗下大众品牌销量为622,129辆,较去年同期的564,563辆同比增长10.2%。大众品牌在华批发销量总计1,438,953 辆,去年同期为1,365,994辆,同比增长5.3%。
在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上市的大众品牌车型中,新朗逸上半年销量最高,同比激增36.3%至248,939辆,其次为捷达,销量为173,708辆,同比攀升15.8%,速腾紧跟其后,销量激增26.7%至170,426辆。以上三款车型占据中国汽车销量前10强的三个席位,是大众品牌在华销量(不含进口)的增长主力。 |
|
|
3.现代汽车H1在华销量回暖 营业收入增7.5%16-07-27 来源:盖世汽车 作者:丁钰 |
http://auto.gasgoo.com/News/2016/07/27111045104560364525283ALL.shtml |
现代汽车日前发布了最新财务报告,上半年该公司全球零售量上涨,带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但由于新兴市场政治经济环境的不利因素,现代净利润持续下跌。而因加大了优惠力度,该公司在华销量回暖。
在华销量回暖 新兴市场销量拖后腿
现代汽车最新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累计全球零售销量为238.2万辆,去年同期为233.6万辆,同比增长2.0%,其中在中国、本土市场韩国、美国及欧洲等地区均实现了销量的增长,但在巴西等新兴市场销量则遭遇下滑。
上半年现代汽车在华销量为50.7万辆,较去年同期的49.8万辆同比增长1.8%;在本土市场韩国销量为35.0万辆,同比增长4.4%;美国销量同比微增0.8%至37.4万辆。而在其他新兴市场销量却从69.5万辆同比下滑4.6%至66.3万辆。
出厂/批发销量方面,现代第二季度在全球达到128.6万辆,同比增长4.3%;上半年累计批发销量达到239.3万辆,较去年同期的241.6万辆微跌0.9%。
第二季度中,现代汽车在华工厂的批发销量为29.4万辆,同比激增27.5%;上半年,现代中国工厂累计批发销量为52.3万辆,同比上涨2.5%。
2015年现代在华销量连月下跌,进入2016年后由于伊兰特及瑞纳车龄偏大,而又无新款畅销车推出,前两个月跌速不减,仍呈现出两位数的跌幅。但自3月份之后跌幅收窄,4月份开始实现销量增长,复苏向好。这与现代加大促销力度以及新车型的推出相关。
而在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市场,政治经济环境的动荡,以及卢布与雷亚尔汇率不稳定等因素造成现代销量的滑坡。
整体来看,上半年现代汽车在美国、欧洲以及中国销量均实现增长,却未抵消韩国本土工厂、俄罗斯以及巴西等批发销量的下滑,其中后两个市场跌幅均达两位数。
营收上涨 净利润连续十个季度下跌
2016年第二季度,现代汽车营业收入24.68万亿韩元,去年同期为22.82万亿韩元,同比增长8.1%。今年上半年,现代汽车累计营业收入为47.03万亿韩元,较去年同期的43.76万亿韩元提升了7.5%。
按照业务部划分,第二季度汽车业务贡献了19.42万亿韩元的营收,较去年同期的17.82万亿韩元增长了9.0%。金融部门营业收入从3.20万亿韩元同比攀升11.4%至3.56万亿韩元。其他业务营收从1.80万亿韩元同比下跌5.9%至1.70万亿韩元。
利润方面,2016年第二季度现代汽车毛利润为5.02万亿韩元,去年同期为4.64万亿韩元,同比增长8.2%。今年上半年累计毛利润为9.26万亿韩元,去年同期为8.97万亿韩元,同比增长3.2%;毛利润率从20.5%下降至19.7%。
上季度现代汽车营业利润为1.76亿韩元,去年同期为1.75亿韩元,同比微增0.6%。上半年累计营业利润为3.10亿韩元,较去年同期的3.34亿韩元,同比微跌7.0%;营业利润率从7.6%下降至6.6%。
第二季度净利润为1.76亿韩元,去年同期为1.79亿韩元,同比下跌1.5%,这已是该公司连续第十个季度净利润同比下跌。现代汽车称,由于美国市场竞争激烈,下半年仍将面对着激烈的竞争,以及缩减的需求。上半年该公司累计净利润为3.53亿韩元,去年同期为3.77亿韩元,同比下跌6.4%;净利润率也由8.6%降至7.5%。
现代汽车将净利润下滑的原因归于出口量的下跌、汇率的波动以及新兴市场经济的衰退。在中国,为了吸引消费者,现代为购买途胜SUV的车主提供了折扣,也因此削减了在华盈利。韩国IBK证券公司(IBK Securities Co.)汽车分析师Lee Sang Hyun在现代发布财报前指出,“随着汽车行业竞争的加剧,现代投入了更多的资金作为促销折扣费用。今年第三季度,该公司在中国或实现盈利,在美国及欧洲将保持增长。” |
|
|
4.Mobileye与特斯拉不再续约 Q2利润暴涨近八成16-07-27 来源:盖世汽车 作者: 丁钰 |
http://auto.gasgoo.com/News/2016/07/27105810581060364522800ALL.shtml |
据《美国汽车新闻》报道,以色列驾驶辅助芯片及软件制造商Mobileye日前发布了其第二季度营收,然而表示在合约期满后不再与特斯拉续约。
Mobileye曝出不再与特斯拉续约的消息后,其7月26日的股价在早盘交易中下跌了逾13%,收盘价下滑了8%至45.33美元。因为双方具有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的潜力,而受到华尔街股市投资者及分析人士的密切关注。
Mobileye谈到向特斯拉提供的可为Autopilot技术提供图像分析的芯片时,发表声明称,“公司与特斯拉将不会在EyeQ3以外的领域展开合作。”前者的芯片可辅助驾驶员转弯,以及保持车道。
Mobileye未透露与特斯拉的合约何时到期,双方均为指明哪一家最先提出终止续约。而双方终止续约的计划正值后者因自动驾驶技术致死事故遭美国当局调查之际。特斯拉仅在声明中表示,“将转向内部Autopilot摄像头的内部研发。”
Mobileye首席技术官阿姆农·沙书亚(Amnon Shashua)在公司第二季度财务报告发布会上向投资人指出,“全自动驾驶要求确保极高的安全性。由于技术的不成熟,自动驾驶技术对Mobileye的声誉以及行业来说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我们认为这不是公司的出发点,因此不再与特斯拉就这一方面继续合作。”特斯拉也不是其公司财务的重要来源。
马斯克的回应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回应称,Mobileye与其他车企的合作阻碍前者跟上特斯拉的研发步伐。
马斯克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称,“Mobileye与传统车企签订合同,为数百款车型提供技术,这不幸地拖累了其研发技术的能力。不过这是预料中的事,对我们的规划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而特斯拉12月份曾发布了一张博客帖子,称“Model 3及Model X配备的Mobileye EyeQ3芯片是世界上最出色的驾驶辅助系统,这也是我们使用它的原因。”
Q2净利润暴涨近八成
Mobileye同时公布了其第二季度财务报告,EyeQ系列芯片的强劲销量及较高的价格定位拉动该公司上季度实现了客观的收益。其净利润暴涨了76%,达到2,690万美元,营业收入大幅增长了59%,达到8,350万美元。
Mobileye首席执行官Ziv Aviram称,上半年其公司在不同程度上获得了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以及道路管理系统(Road Experience Management,REM)产品的新业务。
Aviram在公司声明中表示,“除了赢取新的ADAS项目以及新一级合作伙伴外,我们还通过与车企等公司达成合作伙伴关系传播我们的价值所在,以在未来5年内推出可量产的全自动驾驶车。” |
|
每日新闻摘要 |
|
1.大众旗下跑车品牌保时捷本周二表示将缺席明年底特律车展。保时捷发言人称,保时捷将集中于纽约的贸易展览和最重要的跑车市场,洛杉矶市场。芝加哥车展总经理David Sloan透露保时捷计划将二月芝加哥车展展区扩大一倍。 |
|
2.据《美国汽车新闻》报道,2017款奥迪A4 allroad将于今年秋季交付经销商,起售价为44,950美元,其中含950美元的运费。 |
|
3.据《美国汽车新闻》报道,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7月26日称,旗下Model 3每年可创下200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以及近50亿美元的毛利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