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首页
行业新闻
国内乘用车
进口及国外乘用车
后市场
商用车
车市解读
周度
月度
指数
预测
统计数据
发布会报告
上海市场上牌数
京城车市
进口车市场分析
二手车市场分析
价格指数
热点评述
新能源月报
商用车月报
政策分析
经济与政策
一周经济
一周政策
乘联分会论坛
论坛文章
两会
车展看点
关于我们
协会简介
协会动态
联系方式
乘联会大事记
商用车市场简讯第976期
发布时间:2016-06-12 22:07:38
浏览量:1389次
新闻标题
行业信息
1.货车市场不景气 全国货车更新需求超340万辆
4. 瞄准电动皮卡? 特斯拉又出新车型
2
.交通部《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征求意见
5.
中通客车创领客车业“工业4.0”
3.未来皮卡行业的三大趋势
6.
全面出击,比亚迪这样决胜新能源市场
新闻详情
1.
货车市场不景气 全国货车更新需求超340万辆
16-6-
12 来源:现代物流报
http://auto.gasgoo.com/News/2016/06/12093454345460361252331.shtml
货车市场不景气,是最近几年一直都在发生的事。在撬动市场的过程中,只有把握需求才是王道。但如何才能把握需求?必要搞懂需求从何而来。
通俗来讲,我们可以把需求分成两类,一类是新增需求,一类是更新需求。在货车市场上同样如此,追求盈利的物流企业和个体车主,因为环保法规趋严、业务规模扩大、客户要求提升等,都可能出现新增或更新需求。
环保部发布了最新的机动车环境管理年报
目前,新增需求受到国家宏观经济影响较大,在新常态、供给侧改革不断发力的当下,其再度强烈释放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对于很多货车生产企业来讲,把握在用车辆的更新需求则是关键。
首先,我们不去考虑一些企业和个人或会退出物流运输行业,而只以现今全社会货车保有量作为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环保部门做的数据统计,计算出现有在用不高于国Ⅱ标准的货车整体数量。这也就是近年即将走向更新换代阶段的在用车辆之和(此处更新车辆也包含换置更为减排的二手车辆)。
第一步、弄清全国货车保有量到底多少
据环境保护部日前发布的《2016年中国机动车环境管理年报》显示:2015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2.79亿辆.。
不过,纳入该年报统计的机动车仅包括汽车(微型客车、小型客车、中型客车、大型客车、微型货车、轻型货车、中型货车、重型货车)、低速汽车、摩托车,不含挂车、上路行驶的拖拉机等,所以数量计为2.6亿辆。
依照这一数据,汽车占62.2%,低速汽车占3.7%,摩托车占34.1%。其中,汽车保有量占主导地位,按构成按车型分类,客车占87.2%,货车占12.8%。
再以此计算,截止2015年底,占2.6亿辆统计总量62.2%的汽车,其保有量为1.62亿辆;占汽车整体比例12.8%的货车,其保有量则为2070万辆。
第二步、搞懂全国不高于国Ⅱ汽车数量
仍据环境保护部日前发布的《2016年中国机动车环境管理年报》显示:按排放标准分类,国Ⅰ前标准的汽车占1.6%,国Ⅰ标准的汽车占6.9%,国Ⅱ标准的汽车占8.0%,国Ⅲ标准的汽车占51.6%,国Ⅳ标准的汽车占30.5%,国Ⅴ及以上标准的汽车占1.4%。
在国家大力鼓励淘汰更新老旧车辆和黄标车的当下,大多国Ⅲ及以上标准的车辆暂时还不会纳入整体淘汰更新大潮当中。但是包括国Ⅰ前标准、国Ⅰ标准的、国Ⅱ标准的在用车辆则可预计,或在不久将来退出历史舞台。
所以,可将国Ⅰ前标准、国Ⅰ标准、国Ⅱ标准所占汽车数量整体比例进行叠加,以此得出:不高于国Ⅱ标准的车辆占据汽车整体比例16.5%,数量则为2673万辆。
第三步、估算不高于国Ⅱ在用货车的数量
要想预估不高于国Ⅱ在用货车的具体数量,依据此次年报可以有如下两种方式:
方法一:此前我们已经计算得出,我国货车保有量达到2070万辆,按照不高于国Ⅱ汽车数量占比16.5%计算,不高于国Ⅱ标准的货车或为341.55;
方法二:按照不高于国Ⅱ标准的车辆为2673万辆、货车占比12.8%计算,其结果为342.14万辆。
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不难发现,虽为粗略估算,难以避免误差,但上述估算数据却都突破了340万辆大关。
在官方并未发布更为详尽的客车、货车分别有多少比例的车为国Ⅰ前标准,国Ⅰ标准,国Ⅱ标准,国Ⅲ标准,国Ⅳ标准,国Ⅴ及以上标准之前,我们对市场的预判暂且只能依据上述预估数据。而在现今货车年销量不足300万辆的大环境下,340万辆或待更新的车辆,无疑就是货车企业偌大的商机。
而且,如果您认为这一数据值得参照,不妨继续计算出2015年重型货车占货车整体销量的比重,然后以此比例算出或将更新的重型货车数量。如果您认为这样的推算尚有漏洞,不能说服您,也不打紧,相信随着日后更多新数据的披露,必将助力我们的企业做出更好的市场预判和战略布局。
2.
交通部《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征求意见
16-6-
12 来源:中国物联公路货运分会
http://auto.gasgoo.com/News/2016/06/12092819281960361246703.shtml
正当新版国标GB1589修订版炒的如火如荼之际,交通运输部最近下发的一个文件,将会让整个行业都为之震动。第一商用车网最新获悉,交通运输部刚刚下发了《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规定》中最引人关注的内容,就是对超载超限运输车辆的认定。
根据《规定》中的第一章第三条第一项至第八项规定,以下任何一种情形都属于超载超限范畴:
(一)车货总高度从地面算起超过4米;(二)车货总宽度超过2.55米;(三)车货总长度超过18.1米;(四)二轴货车,其车货总质量超过18000千克;(五)三轴货车,其车货总质量超过25000千克;三轴汽车列车,其车货总质量超过27000千克;(六)四轴货车,其车货总质量超过31000千克;四轴汽车列车,其车货总质量超过36000千克;(七)五轴汽车列车,其车货总质量超过43000千克;(八)六轴及六轴以上汽车列车,其车货总质量超过49000千克。
《规定》中也提到,“符合《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规定的冷藏车、汽车列车、安装空气悬架的车辆,以及专用作业车,不认定为超限运输车辆。”
对于运输车辆超载超限的惩罚,《规定》第四章“法律责任”中做了十分明确的规定:
“车辆违法超限运输的,由公路管理机构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按下列规定给予处罚:
(一)车货总高度从地面算起未超过4.2米、总宽度未超过3米且总长度未超过20米的,可以处200元以下罚款;车货总高度从地面算起未超过4.5米、总宽度未超过3.75米且总长度未超过28米的,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车货总高度从地面算起超过4.5米、总宽度超过3.75米或者总长度超过28米的,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车货总质量超过本规定第三条第四项至第八项规定的限定标准,但未超过1000千克的,进行警告;超过1000千克的,每超1000千克罚款500元,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
有前款所列多项违法行为的,相应违法行为的罚款数额应当累计,但累计罚款数额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
交通运输部《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实际上也是对新国标GB1589修订版的遥相呼应,两个政策文件对于超载超限车辆的认定是完全一致的。即将于今年内正式颁布并实施的强制性国标GB1589修订版《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对不同轴数的车辆总重做了明确规定:二轴货车总重限值18吨,三轴货车总重限值25吨,三轴汽车列车总重限值27吨,双转向轴四轴货车总重限值31吨,四轴汽车列车总重限值36吨,五轴车限重43吨,六轴车限重49吨。另外,在新国标GB1589修订版中,车宽由2004版的2.5米放宽到2.55米(冷藏车为2.6米),半挂车车长限值由13米放宽到13.75米,铰接列车长度限值由16.5米放宽到17.1米(长头铰接列车限值为18.1米)。
也就是说,今后治超标准将全部统一,六轴汽车列车的车货总重只要超过49吨,上路就会被罚。
3.
未来皮卡行业的三大趋势
16-6-
12 来源:中国皮卡网
http://auto.gasgoo.com/News/2016/06/12092125212560361241626.shtml
2016年已经过半,这里小编并不是想慨叹时光的流逝,岁月的更迭,而是想说在这沉默的光阴里有些东西已经发生了变化,比如消费者的口味,比如市场的动向……人们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化的方向何在?变化的内容又如何?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究皮卡未来的变化趋势。
车型年轻化,颜值很重要
在如今的汽车市场,80后、90后们已经成为了购车的主力,放眼望去各大汽车品牌都在刻苦钻研着年轻人的口味,毕竟他们才是未来市场的生力军,相比于父辈的购车理念,好看已经成为了年轻群体购车的硬性指标,而这一点无论对于乘用车还是商用车来说都至关重要。
作为商用车,人们往往低估了皮卡颜值的重要性,千年难改的“经典款”,万年不变的扑克脸,我想说,真的够了好吗!不要再说什么多拉快跑,发家致富了,皮卡都能进城了好不好(四省的解禁政策出台),F150都快国产了好不好,不要再拿商用车当借口,商用车也是要颜值的!
提升性价比,配置要跟上
什么?没有ABS,没有安全气囊,没有倒车雷达,连后座的安全带都没有,你是在逗我吗?我畅享的美式皮卡田园生活怎么办,我想要的说走就走的旅行怎么办,你说,怎么办!一味追求低价而减少车辆配置显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现今人们对于品质的需求越来越高,如果想让皮卡被更多的人接受,那么提升车辆的整体配置迫在眉睫。
期待一二线,下沉五六线
从市场的划分上来看,其实皮卡一直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由于进城的限制不得不对一二线市场望洋兴叹,而在农村又有轻卡、微卡一众强劲对手的激烈竞争,可谓上不来,下不去,生生被卡在了中间,因此皮卡要想在未来获得长足的发展,就要在这两个市场争取最大的可能。
其实在一二线市场皮卡并不是没有机会,今年的解禁政策的出台就让我们充满了希望,皮卡没准儿会成为继SUV后又一个热销车型,当然,这要建立在对现有皮卡车型升级换代的基础上。而今随着市场的饱和,几乎所有的乘用车都在高喊着号子冲向五六线市场,这也是未来汽车市场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宜商宜家的皮卡优势显著,在这一市场的争夺上未必会落于下风,但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只有产品好才是硬道理!
4.
瞄准电动皮卡? 特斯拉又出新车型
16-6-
12 来源:环球卡车网
http://www.cvworld.cn/news/truck/chanye/160612/109016.html
近日,在德国莱比锡的国际运输论坛上,特斯拉首席技术官JB Straubel在发言时被问到有关于特斯拉电动皮卡车的问题,“我不能告诉大家太多有关公司新产品的消息,至于电动皮卡车这个问题,单纯从技术上来说,我们正在开发的一切车辆都可以直接转化成皮卡版,”他说。
Straubel补充到“当今美国市场,皮卡毫无疑问是最受欢迎的车型之一,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制造一款会和Model S一样具有吸引力的车子,况且,皮卡在乘用车领域的经济效益也是比较高的。”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曾在2013年4月就提出电动皮卡的设想。“我们的想法是开发出一款非常先进的具有跑车性能的电动皮卡,同时将比同级别的汽油或柴油皮卡拥有更强的牵引力和装载能力。”
目前特斯拉的重点在Model 3上,超过37万辆的订单,要在2017年排产并交付,这足够使特斯拉耗费大量精力。但是也不排除特斯拉新车型酝酿实施的可能性,毕竟在2020年,基于下一代Model S车型打造出一款皮卡车型也不是不可能。
5.
创领客车业“工业4.0”,中通客车入围智能制造“国家队”
16-6-
12 来源:汽车市场网
http://bus.automarket.net.cn/file/syc/20166/30_27_0_101212_1.html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6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工作的通知》,将144家拟入选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进行了公示。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提报的《基于产品定制化背景下的客车智能制造新模式》名列其中。
多年来,得益于国内主流客车制造企业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国内配套体系的不断完善成熟,得益于中国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得益于近几年中国客车制造企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张,中国客车制造业正在逐步由大做强,目前产销量称霸于全球。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客车产品由于受订单差异性强、品种多、批量小的特点制约,客车产品质量难以有突破性的提升、产品生产周期缩短空间有限、成本管控难度加大、产品质量难以有效提升,因此以“解放人力,提高效能与质量”的智能制造技术在现代制造企业中的应用显得尤为迫切。
2016年3月,中通客车成立了以董事长为主任,总经理为副主任的“两化深度融合暨智能制造领导委员会”,以期建立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智能制造模式,推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度协同和互联互通,全力打造以信息化、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为特色的“智慧中通”,全力提升公司智能化运营水平和企业竞争力。
根据公司规划,2016-2018年,公司要完成基于智能制造的产品“三化”、工艺改进、设备设施、物流仓储、技改基建的优化和提升。2018至2020年,公司要完成大部分岗位、工序和车间的智能制造,为全面推进奠定基础。智能制造实施后,将给企业带来“两提升、三降低”:“两提升”是指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的大幅度提升;“三降低”是指研制周期的大幅度缩短,运营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产品不良品率的大幅度下降。
此次入围智能制造应用 “国家队”,标志着中通客车的智能制造走在了行业前列,为行业树立了新标杆,必将引领客车行业进入智能制造的新阶段。
6.
全面出击,比亚迪这样决胜新能源市场
16-6-
12 来源: 中国客车网
http://www.chinabuses.com/buses/2016/0608/article_71419.html
前不久,比亚迪纯电动客车C8、K6全球首发,随着比亚迪首台6-8米纯电动客车K6的问世,标志着比亚迪客车已覆盖6-18米全系列产品。借助在城市公交、出租车、物流及仓储等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开拓成果,比亚迪向世人展示了未来绿色交通运输的蓝图,以及先进的新能源技术与成果,再次赢得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认可。
在2010到2016短短的6年时间里,比亚迪纯电动客车经历了从1-10000辆的跨越,比亚迪客车登上新台阶,其背后蕴含着比亚迪13年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专注前行的信心和匠心。
然而,在不乏优质竞争对手的客车业内,比亚迪用什么武器占据一席之地呢?
一言以蔽之,凭借的就是其全产业链优势和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同步发力。
掌握核心:核心零部件、核心技术
电池起家的比亚迪前瞻性的做出来了全产业链布局,也是目前全唯一一个拥有自己的电池厂、电池制造工艺、汽车制造工艺、大巴制造工艺的企业。比亚迪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全产业链整合,降低成本的同时可以更好保持产品性能的稳定。
比亚迪使用的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磷酸铁锂电池,可实现循环充电1万次的“全生命周期”。为了确保动力电池具有良好的安全稳定性,比亚迪在研发过程中曾多次对 “铁电池”进行火烧、短路、针刺、撞击、高温、挤压、过充等极端测试,并在使用过程中对电芯进行终身质保。这就意味着,相比于核心零部件采购自供应商的车企来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将不受电池短缺、品控等问题的困扰。
实现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的完全自给自足有什么样的意义呢?随着近年来,新能源客车的销量爆发式增长,动力电池进入供不应求的市场状态。一位新能源汽车企业高管曾在接受采访时称,国内高性能电池的选择范围比较小,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动力电池供应不上乃至不合格电池流入市场的情况在2015年已存在。2016年是否会出现好转,还不得而知。由于动力电池供应不上,2015年,部分新能源企业被迫减产。而因为把控了全产业链,动力电池完全自给自足的比亚迪则显得游刃有余。
凭借磷酸铁锂电池核心技术和新能源全产业链的优势,比亚迪已经开始新能源车“7+4”全市场战略布局:“7”代表7大常规领域,即城市公交、出租车、道路客运、城市商品物流、城市建筑物流、环卫车、私家车;“4”代表4大特殊领域,即仓储、矿山、机场、港口。在不同的运输领域、不同的细分市场,比亚迪都有应对产品。
比亚迪有做过市场分析,在公共交通运输压力大的城市,大型客车是市场主力。2015年比亚迪新能源客车订销量7500台,全部都是8米以上车型,10米以上大型客车占比92%。为了深耕新能源市场,比亚迪推出6-8米的纯电动K6,也是正式宣告进军微公交的细分市场。
进行市场化布局,越早越好
新能源补贴的退坡将是大势所趋,也是业内的每一家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比亚迪认为,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初期,是需要政策的补贴和支持的。但是从产业长远的发展来看,是需要走向市场化运营的。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汽车工业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而主流企业必须克服退坡阶段带来的问题。
对比亚迪来说,随着销量的快速增长,可以抵消掉一部分补贴退坡的影响。真正的市场化以后,对比亚迪这种专注于技术和产品并早先做了布局的企业来说,会更有优势。除了“7+4”的全市场布局,比亚迪还有产能的布局:在全国建立新能源基地,比如,山东、大连、青岛、太原、武汉、长沙、南京等区域中心城市。这些布局会在未来几年进入“迸发期”。此外,在电池产能上,目前比亚迪已经有10GWH的产能,未来,还会有产能的扩充。比亚迪商用车市场负责人告诉我们“前面做了这么多的工作,比亚迪相信自己的优势会在补贴逐渐退坡过程中体现”。
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引领者,比亚迪商用车秉承精益求精的造车理念,打造优质新能源客车产品,以“工匠精神”铸就坚实品质,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的乘坐体验。
比亚迪制造的电动大巴(K系列)与电动出租车(e系列),自2010年上市并经过6年的运行与测试,在全球170多个城市实现商业化运营,已具备成熟的市场化、规模化运营经验。市场无疑已经见证了比亚迪产品的安全可靠性。
2016年以来,比亚迪接连斩获美国、加拿大等大批量订单,新能源汽车运营足迹现已遍及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城市,实现全球六大洲战略布局,纯电动客车累计运营里程突破4亿公里。在海外,比亚迪纯电动大巴已成为了“中国制造”的代名词,代表中国力量领跑世界!
为中国汽, 车厂家服务 为中国经济发展和汽车工业作贡献
上一篇:
商用车市场简讯第975期
下一篇:
商用车市场简讯第977期
行业新闻
国内乘用车
进口及国外乘用车
后市场
商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