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商用车市场简讯第969期
发布时间:2016-05-31 17:50:55    浏览量:1204次    
乘联会每日新闻

新闻标题

 
行业信息  
1.四川江淮获轻卡、中卡和工程车整车生产资质 4. 车展冷盘点:校车为何淡出我们的视野
2.造“航母”,东风御风的军工实力有多强? 5. 新能源客车产业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3.6家卡车制造商“中枪” 欧盟欲开出史上最贵的反垄断罚单 6. 新势力 革“芯”登场—11米金旅凯歌新能源客车

新闻详情

 
 
1. 四川江淮获轻卡、中卡和工程车整车生产资质   16-5-31        来源:遂宁新闻网
http://www.cvworld.cn/news/sycnews/sector/160531/108652.html
      在国家工信部发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284批)公告中,四川江淮汽车有限公司正式获得轻卡、中卡和工程车整车生产资质。目前江淮集团轻卡、中卡和工程车车系生产已全部转移到西南基地(遂宁)。

      “获得整车生产资质,就相当于正式拿到了‘准生证’!”安居区经信局副局长余永红告诉记者,今年4月,四川江淮汽车顺利通过了国家工信部中机中心专家关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整车资质迁址转移的现场技术审核和专家委员会评定,经国家工信部公示,现正式获得轻卡、中卡和工程车生产资质。

      “公司上下都看好遂宁,进一步坚定了在遂发展信心。”四川江淮汽车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马其鼎说,目前,四川江淮汽车已具备骏铃年度车型及工程自卸车的生产能力,拥有轻卡驾驶室冲压、焊装、涂装、内饰、预装、合装、装厢、调试、检测、路试等全序生产能力,同时拥有车架、车厢全序生产能力。其中,江淮轻卡年产单班5万台。同时,四川江淮还成立了新能源汽车项目组,专注研发纯电动轻卡和油电混动轻卡。

      据悉,今年前4个月,四川江淮共生产轻卡5343台,实现产值近4亿元,实现利润2029万元,预计到6月将迎来万台整车下线。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四川江淮汽车还将力争尽快打入东南亚市场。
 

 2. 造“航母”,东风御风的军工实力有多强?  16-5-31      来源: 第一商用车网
http://www.cvworld.cn/news/sycnews/etpse/160531/108651.html
       东风御风欲造“航母”!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业内热议。有人疑问:“车企怎么会造航母?”也有不少人猜出一二:“是不是与航母相关的新车型?”

      众所周知,航母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时至今日,航母已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利器,也成为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东风御风“航母”车型与军事航母有何异同?造“航母”,东风御风的军工底子如何?

      和融中西,缔造基准之上

      东风御风是东风汽车研发的首款高端轻客产品,集欧洲先进轻客技术之大成,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并融入东风汽车40余年的汽车制造经验,携手多国顶级汽车设计公司联袂打造的一款性能优秀、品质卓越的全球化高规格商用MPV。为满足客户需求,东风御风紧跟经济发展趋势,深入挖掘市场需求,不断打造更加适合市场的各类车型,目前在物流车、载客车、专用车、新能源等多个领域表现出色,基本覆盖了国内各项需求市场,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军工实力派,中国军车第一品牌

      军工品质,有其独特的个性与态度,短短四字背后代表着严苛的制造标准、卓越的产品品质,带有人们对它的敬畏与无条件的信赖。东风御风传承于东风汽车,其军工实力亦来源于东风汽车。东风汽车始建于1969年,是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中国汽车行业的骨干企业,其建厂之初开发的第一辆车即军车。东风品牌最初是为军用车而建,也因军用车而兴。军车生产是东风公司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东风人始终把“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作贡献”作为东风应尽的社会责任和神圣的历史使命,把“做中国军车第一品牌”作为东风的责任与担当,东风的军工实力早已在人们心中烙上了不灭的印记。

      战士征沙场,东风品牌扬国威

      东风的军工品质早在实战中见证,东风军车更是铁血战士。1975年,东风EQ240、EQ140先后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展现出卓越的性能,被部队官兵誉为“功臣车”、“英雄车”。2006年,东风研发的“东风猛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我国军车研制获得的最高奖项。东风“猛士”长了国人志气,壮了国威,扬了军威。如今,以“猛士”平台为代表的军用战术车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东风始终坚持“服务国防建设,推进新品研发,巩固东风优势,开拓军品市场”的理念,为中国的国防建设提供一批批性能可靠、品质卓越的军用车型。

      追踪“航母”,东风御风实力造新品

      东风御风一直以来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值得信赖的产品和服务,吸取全球领先技术谱写中国商业艺术,打造高度自主的强势中国品牌。此次东风御风再造新品,依托东风汽车强劲的技术支持,严把东风汽车军工品质质量关,东风御风“航母”新车备受期待!目前,纵然“航母”车型未露真容,但业内早已出现各式猜测
 

3.6家卡车制造商“中枪” 欧盟欲开出史上最贵的反垄断罚单16-5-31       来源:新华社
http://www.cvworld.cn/news/truck/guoji/160531/108661.html
        据英国《金融时报》29日报道,欧盟即将开出其历史上金额最高的反垄断罚单,以涉嫌操纵价格并推迟引入新的排放技术为由,对欧洲6家卡车制造商进行处罚。

      报道说,2014年,欧盟委员会负责竞争事务的委员玛格丽特·韦斯塔格发布针对DAF卡车、戴姆勒、依维柯、斯堪尼亚、曼卡车以及沃尔沃/雷诺的指控单初稿。其中4家公司现已为此拨备高达26亿美元的准备金。

      报道援引了解有关罚金讨论人士的话说,欧盟委员会有可能在几周内开出罚单。罚金数额将显著超过欧盟2012年对电视和电脑显像管垄断开出的14亿欧元罚单,还将超过对欧元和日元利率衍生品价格操纵开出的罚单。

      据报道,此次调查的重点是1997年至2011年期间上述6家公司的行为。起诉书称,这些卡车制造商涉嫌使用多种方法合谋定价。这些公司还被指,在“引入新的排放技术的时间表和由此带来的价格涨幅”问题上串通。

      韦斯塔格强调,欧洲有60万家货运公司,多数为小公司,卡车制造商之间的任何价格合谋都将提高很多商品的价格。
 

4. 车展冷盘点:校车为何淡出我们的视野 16-5-31          来源:中国客车网
http://www.buses.cn/news/201605/18_12485.html
       刚过去的一周,备受行业关注的事件要数“2016北京国际道路运输、城市公交车辆及零部件展览会”(以下简称“2016道路运输展”)的召开,各种参展新闻“横飞”,而新能源客车无疑成为了当前“网红”。中国客车网记者也有幸参与了整个展会的报道工作,深深感到新能源客车的“热”,也同时鲜明感受到了校车的“冷”,不知道该惋惜还是该庆幸,因为全场只出现了1辆校车。

  要知道,在2012年道路运输展上,校车也曾是“当红主角”,各个企业的校车产品纷纷推出,曾让我们看到了校车市场的希望。然而不过短短四年时间,同样的展会上却出现了“今非昔比”的尴尬,问题出在哪儿了?校车为何没有像我们预期的那样“井喷”?

  有专家认为,归根结底,还是政府重视程度的问题。相较于新能源车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都高度重视的“盛况”,难出成绩且面临潜在风险的校车则是各方都不愿接手的“烫手山芋”。

  为何梦想难以照进“残酷”现实

  记者仍然清楚地记得,2012年,在一系列惨痛的校车安全事故终于推动《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出台时,业界预计这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按照专家当时的预估,全国校车市场的需求约在100万辆-150万辆,校车市场的启动,不仅将我国每年总量为50-60万辆的客车市场容量大大扩容,其发展速度也将远远快于受成本、充电等多种因素制约的新能源客车。

  经过2012年与2013年的起步摸索,校车市场并未在2014年迎来爆发,2015和2016年反而更显沉寂。相关统计显示,2014年1-9月,校车共销售19049辆,同比下降 16.8%。和新能源客车销量猛涨的势头形成鲜明对比。事实上,校车市场增长放缓的势头在2013年已经显现,而且越来越突出。

  为何本应市场起步快于新能源汽车的校车,降温如此之快?有关专家给出了如下回答。

  首先,我国的校车热源于接二连三惨痛的校车安全事故引发的舆论关注,《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出台离不开社会舆论的强力推动。但社会舆论不可能一直高度关注校车安全,随着社会舆论关注的减弱,政府推动校车的压力与紧迫感也大为降低。

  其次,是由于政策的“烂尾”。这是《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出台后我们就一直有的担心,因为国情不同,无法照搬美国的校车制度,加上中国城乡差距、中西部地区经济差异较大,很难用一部宏观的管理办法、一个模式解决不同地区的校车问题,需要相关的教育、交通等主管部门在《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之下做很多细致、协调甚至是创新的工作。

  按照《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校车安全管理由教育、公路运输、工信部、质检总局等多个部委共同负责,但汽车行业“多头管理”的弊端在校车管理上表现更为明显,“谁说了都不算、互相推诿观望”,在主管部门权责不清的情况下,当初国务院高调颁布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贯彻落实进展缓慢。

  再次是费用问题,校车的运营状况决定了其很难盈利,高昂的购车成本和运营成本学校自身无力承担,社会资本望而却步,再加上支持校车服务所需的财政资金政策不明确以及相应的政策落实不到位,使得多年来校车运营管理始终面临“谁来掏钱”的尴尬。

  可见,校车虽然承载着各种沉甸甸的责任与希望,但在各种现实问题面前,那一点点本来即将燃烧的小火苗很快就被掩盖,留给我们的则是各种惋惜。
   

5. 新能源客车产业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16-5-31      来源:第一商用车网
http://www.12365auto.com/news/20160530/233345.shtml
       新能源汽车经历了2015年爆发式的增长后,今年一季度突然来了个“急刹车”,环比大幅下滑。但作为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步伐坚定而迫切。作为客车行业龙头的宇通,通过坚持科技创新实现突破,展示出行业领军者的使命和担当。

      在5月23日开幕的2016北京道路运输车辆展上,宇通携8款重磅车型参展,其中新能源车型多达6款,尤其是推出代表新能源汽车前沿技术的新产品——燃料电池客车ZK6125FCEVG2,更向外界透露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燃料电池客车的“春天”渐行渐近。

      新能源客车向纵深发展

      众所周知,燃料电池客车现阶段并非市场化销售的主力产品,即使在全球范围内,尚处于起步阶段。

      而宇通技术研发相关负责人此前向记者表示,作为未来交通可持续发展倡导者的宇通,必须预见行业3到5年要面临的问题,并着手解决,才能引领行业不断前行,这是宇通作为行业龙头的责任和义务。为此,宇通在技术研发上坚持“前瞻性(Proactive)、系统性(Systemic)、客户价值(Customer-oriented)”的“PSC创新法则”。

      燃料电池客车是代表着新能源未来发展趋势的前沿科技,是新能源客车发展的终极形式,相比于目前推广应用的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其除了具有零排放更加环保的优点外,还具备加氢时间短、续驶里程更长等优势。

      宇通早在1999年,便在业内率先投入专业力量开展新能源技术产品研发。2009年,宇通即研发推出第一代燃料电池客车,在2010年德国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展惊艳亮相,引发国际关注。2013年,宇通又推出了第二代燃料电池客车,整车采用低地板、轮边电机驱动技术和先进的下一代通信总线技术,采用高压储氢,单次加氢续驶里程即可满足公交工况运营需求,整车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燃料电池客车

      不仅如此,宇通在2014年获得工信部批准的行业内首个燃料电池客车生产资质,并在2015年成为国内商用车行业首家通过燃料电池客车生产准入申请的客车企业。而此次上市的宇通燃料电池客车已是更加成熟的第三代产品,融合了行业新能源企业唯一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宇通睿控技术,并突破多项技术难点,续航里程达到600公里,燃料加注时间仅需10分钟,尤其是成本降低了50%,加快了燃料电池客车的市场化步伐。

      在《中国制造2025》中,到2025年,要实现燃料电池客车千辆级的示范运行。而按照宇通的规划,贴合国家战略目标并适度超前,2016—2018年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提高产品耐久性和可靠性,降低成本,并尝试百辆级的小规模示范运营;2019—2020年待技术成熟后开始千辆级的大规模推广应用。不仅如此,在工信部制定“中国制造2020”规划的过程中,宇通也积极参与,为燃料电池客车更好更快地发展贡献力量。

      以系统性研发推进产业化

      新能源客车产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宇通在开展新能源的研发过程中不仅坚持前瞻性,更强调系统性。业内记忆犹新的是,在新能源客车发展初期,关于技术路线的争论一直未停,后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最终确定了插电式混动和纯电动过渡到燃料电池客车的主流技术路径。
 

6. 新势力 革“芯”登场—11米金旅凯歌新能源客车  16-5-31       来源:中国客车网
http://www.buses.cn/news/201605/18_12481.html
       2016年5月23日,北京国际道路运输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作为金旅凯歌系列新能源大巴最新的一员,凯歌XML6112JHEVD8插电式混合动力豪华大巴在此揭开神秘面纱,粲然登场,成为车展聚灯光下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在这个注重“用户体验”、提倡“绿色节能”的时代,唯有遵循市场需求潜心研发出的客车产品,才能成为市场典范,一辆好的、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客车,不仅要考虑到乘坐的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更要考虑到如何能让采购者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座位数的利用率,同时还要满足人们对客车仓储容量的需求,而金旅凯歌系列就是一款充分满足市场需求的客车。

  凯歌系列作为金旅公司的明星产品,该车自上市以来,深受国内旅游、客运、团体等用车市场热捧,持续畅销,并凭借其稳定的表现赢得了一致的认可。金旅根据实地考察将凯歌系列的优质性能结合当地的天气状况、客户的需求等对客车进行优化,与南京雅高风光旅游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互联网“班车”,开启多形式服务,提升乘客的定制体验;与南京伟之云打造“省油劲旅”,化解了经营成本压力;与天津丽通、哈尔滨飞驰等客户的合作皆得到一致的好评。而在2015年福建首届青运会上,金旅凯歌纯电动豪华大巴也成为明星通勤车,完美助力青运会的顺利举行,成为青运会会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同时这批车也成为第25届世界技巧锦标赛官方指定用车。

  除了市场的突出表现外,金旅凯歌也深得驾驶员喜爱。经过工程师长期的调校,凯歌车型的操作性能非常好,同时驾驶区的人机工程做得很细致,驾驶员的驾乘体验大大提升。得益于金旅在传统客车技术与制造工艺上的深厚积淀,凯歌系列车型的性能稳定可靠,故障率低,使得后期维护、保养的费用大幅降低。优异的品质表现,更高的营运效益,使得凯歌成为大巴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豪华大巴车型之一。

  这次在北京国际道路运输展上亮相的凯歌XML6112JHEVD8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就是“站在巨人肩上”而推出的凯歌家族新成员。凯歌XML6112JHEVD采用了金旅最新一代的ISG同轴并联系统,该系统应用了怠速启停技术和制动能量回收技术,能够“智能”节能,在车辆起步、低速行驶阶段以及滑行、到站、停车时,处于纯电行驶模式,发动机在车辆运行过程中长时间处于熄火状态;而在车辆高速行驶过程中,车辆控制策略控制发动机工作在高效率区间,没有怠速消耗,燃油的燃烧效率极高。而制动能量回收功能让95%的制动能量,能够被有效回收成为电能。并且驱动电机在回收制动能量的同时也起到了缓速器的作用,使得刹车片的磨损仅为正常的三分之一,大大延长刹车片的使用寿命。该车配备了多元快充锂电池,15分钟即可充满电。充电时,可尽量利用晚间波谷电力,减少电网负荷,降低充电费用,降低客户的运营成本。

  如此强大的智能节能法宝,最终的目的是让客户得到实惠,但改变显然不止于此。新一代凯歌配备了金旅“慧多星”新能源远程监控系统,当车辆处在实时监控之中,如有意外情况,将第一时间显示故障提醒,并有相应的控制策略,一目了然。同时车辆的运营管理人员也可同步通过手机查看车辆运行情况,及时反馈处理,真正实现新能源车辆的远程监控、智能调度、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安全预警、故障诊断等,提高车辆的安全性,优化运营效率。
 

 

为中国汽车厂家服务 为中国经济发展和汽车工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