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首页
行业新闻
国内乘用车
进口及国外乘用车
后市场
商用车
车市解读
周度
月度
指数
预测
统计数据
发布会报告
上海市场上牌数
京城车市
进口车市场分析
二手车市场分析
价格指数
热点评述
新能源月报
商用车月报
政策分析
经济与政策
一周经济
一周政策
乘联分会论坛
论坛文章
两会
车展看点
关于我们
协会简介
协会动态
联系方式
乘联会大事记
商用车市场简讯第967期
发布时间:2016-05-27 15:17:21
浏览量:1270次
乘联会每日新闻
新闻标题
行业信息
1.103款新能源专用车入选 工信部发布第285批新车公告
4. 这车至少再火两年 微卡为何能迅猛发展
2
.解放新车型J7谍照
曝光
5. 南京金龙应对客车纯电动化纠结下的三大应对策略
3.客车出局 广汽日野重卡业务还能撑多久
6.
说说福田欧辉氢燃料电池电动客车那些事
新闻详情
1.
103款新能源专用车入选 工信部发布第285批新车公告
16-5-
2
7 来源:工信部
http://auto.gasgoo.com/News/2016/05/2605472047206036030721.shtml
5月24日,工信部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285批)的车辆新产品公示信息,共有218款新能源车型入选,其中新能源专用车有103款入选。进入该公告的新能源汽车可开展生产销售,但是要获得补贴,还需再获得《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准入。
入选第285批新车的新能源专用车有福田、北京、大运、黄海、东风、华神、扬子江、东风、福建、环球、蓝速、田野、中悦 、卡威、陆地方舟、青年曼、康迪、五菱、畅达、跃进、金龙、凯马、时风、太行成功、东风、金杯、邢牛、海德、解放、神州、宇通、长帆汽车、迪马、炫虎等33个品牌103款车型。
2.
谍照过眼瘾!解放新车型J7正在全方位路测
16-5-
27 来源: 卡车之家
http://www.cvworld.cn/news/truck/tknews/160527/108484.html
云南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弯多坡陡的高速公路一直以来是各大厂家测试新车型的绝佳之选。近日,在云南瑞丽某物流市场内,一位卡友活捉正在配货的解放某款神秘车型。
从这张照片来看,虽然驾驶室贴满了伪装贴纸,但是前档玻璃和雨刮器是否和此刻市面上的解放JH6有着神似之处。注意看前面板上两侧的导流槽,几乎与JH6是一个模型里面锻造而出。
熟悉解放JH6车型的卡友应该发现了,保险杠整体造型几乎与解放JH6如出一辙,略有不同的是解放的这款车型没用采用时下流行的组合式水晶大灯设计,不知到是临时装的,还是在走复古风打算用独立圆灯。前桥很可以看出用的是盘式制动。
这张图则是解放这款神秘车型的全身照了,由于拍摄距离的原因,我们只能看到这款车的大体轮廓,也许是6X4车型也有可能是6X2R车型。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此次解放的这款车型并不是单车在测试,而是全副武装带挂上阵,全方位路测标志着该车距离正式上市已经指日可待。
其实,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能猜到这款车型是什么车了,解放JH6作为承接J6和J7的过渡产品,那么这款车应该就是解放J7牵引车了。
3.
客车出局 广汽日野重卡业务还能撑多久
16-5-
27 来源:卡车之家
http://www.360che.com/news/160526/57572.html
15 票赞成,0 票反对,0 票弃权。2016年,5月初,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以全票通过《关于广汽日野(沈阳)解散清算的议案》,这意味着,广汽日野最初“一个项目、二个基地”的方式做大做强商用车的两翼构想已折一翅。
对于广汽解散广汽日野的客车板块,笔者觉得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内”。首先,国内客车走合资之路的案例很多,但成功案例鲜见,早期亚星与奔驰搞合资,亚星直接从领头羊被搞破产,上海申沃、西沃客车目前也只是偏安一隅,在当地销售公交;此外,饱受诟病的“点单”制在客车行业属于常态,符合“国情”的本土企业处理点单业务游刃有余,对于合资企业来说,推行必然受阻。
● 广汽日野 差一点是“广汽现代”
知道广汽集团的人很多,知道广汽日野的人却很少,得益于本田、丰田的导入,广汽集团在国内的乘用车市场风生水起。但是,作为一个大型汽车集团,仅有乘用车产品,没有一款自己的商用车产品,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在广汽日野诞生之前,广东省尚无自己的重卡品牌,为了化解这一尴尬,广汽集团最初相中了韩国现代商用车。在2005年6月,现代汽车与广汽合资的消息从广州传出,对此,传播比较广的说法是:通过引入现代商用车项目,广汽不仅能填补其在商用车平台上的空白,也可以使其摆脱对日系汽车的过分依赖,广州的汽车工业布局也将由此变得更为完整。
可惜的是,事与愿违,此项目时间线拉的过长,广汽集团认项目拖得过久,原因是现代汽车内部(韩国)出了一些问题。合作受阻,曾庆洪及广汽集团领导的果断拍板,将合作的目光投向了日本,并在2007年12月底与日野汽车组建合资企业——广汽日野汽车公司。按照规划:广汽日野册资本15亿元,新增总投资约31亿元。
2009年9月21日,广汽日野从化工厂正式竣工投产,首款700系列重卡成功下线,标志着广东省无重卡生产能力历史的结束,次日,广汽日野沈阳也在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了成立暨新车下线仪式,该公司是广汽集团首次实现跨区域合作,迈出了广东汽车业“北上”的步伐。
“金角银边草肚皮”,围棋对弈中,边角的战略地位非常突出,显然,广汽日野商用车生产基地的布局,也是南北呼应,意欲对整个市场形成合围之势。但是,事与愿违,广汽日野沈阳客车业务的表然让人大跌眼镜。
● 客车出局 卡车板块是否会受影响?
广汽日野将客车业务剥离,未来卡车板块何去何从?是加强还是“三振出局”,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轻卡、客车与重卡云泥之别,是近几年广汽日野商用车市场的一大特征。从2011年开始,轻卡和客车的年销量从没有突破三位数,下降明显并趋零状态。从中汽协的往期数据看,2015年5月开始,广汽日野的客车的生产量归零,这也意味着从那时候开始,广汽日野沈阳的工厂进入停产休眠状态。
仅从数量上看,广汽日野的重卡在2011年到2015年期间维持在四位数,但是在2012年到达5218辆的峰值后,持续下滑,毫无锯齿感,广汽日野销量下探和近几年重卡行业不景气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销量下降的同时,广汽日野重卡市场份额也在丢失,被其他品牌蚕食。
● 广汽日野重卡存在哪些问题?
对于广汽日野重卡存在的问题,很多人认为是因为国内用户对欧美重卡品牌接受度远高于日系重卡,相对高昂的价格也让一些用户对广汽日野望而却步。
其实,广汽日野从诞生之日开始,主打的市场就是华南经济发达地区,近几年随着市场的下滑,广汽日野也在谋求转变,最明显的一条就是价格下探。以往动辄60万+的售价,现在已经极少存在。根据广州广汽日野的经销商透露,目前广汽日野380-420马力车型在45-47万区间,13L450马力车型在53万上下,此外,为了增加合资车型的优势,从今年开始,日野进口整车将不在中国销售,只对一些特殊用户提供搭载日野原装发动机的合资车型,这类车价格会比搭载上海日野动力的车型贵5-6万元。
价格下探也意味着广汽日野正在积极迎合国内用户的消费能力,笔者认为广汽日野最大的问题不在于用户不认可日本车型和价格,而在于合资双方的管理。
广汽日野的产品开发与升级掌握在日方,中方缺乏话语权,影响了公司的灵活应变能力。日方不了解中国市场与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并持有太深的戒备心理,在日本一般重卡产品换代升级周期为5-8年,且最好的技术首先留在本国内,几年后才投放到日本国外。最典型的就是广汽日野推出700车型后,单兵作战数年,一直没有新车型替换,而中国近年来重卡技术的持续进步和产品的日臻完善,重卡新品迭代频繁,使得日方继续沿用传统的方法难以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这也导致最初具有强劲竞争力的700重卡,优势越来越弱。
4.
这车至少再火两年 微卡为何能迅猛发展
16-5-
27 来源:中国皮卡网
http://www.autochina360.com/news/zc/syc/862103.html
就在今年前四个月里载货卡车市场的中、重型卡车产销量呈恢复性增长态势,轻型卡车和皮卡车持续大滑与小跌的发展势头,唯有微型卡车保持高速增长率的延续趋势。据统计在今年的1-4月微型卡车累计产销量已快接近去年上半年产销量的一半,百分之二十以上的高速增长率,成为载货卡车市场的最大亮点。这说明微型卡车符合中国国情与市场需求,笔者预计此现象还会持续火爆2-3年左右,原因是随着的国V国和国VI排放标准的如期实施,价廉物美且性价比较高的微型卡车销量将会有所下降,消费者可能更愿意购买微型卡车,从而使之销量持续增长。
微型卡车从2009年在国家汽车“上山下乡”政策出台的前一年,各大微卡车企嗅觉到了此政策到来提前开展了优惠降价措施,也就在这年微卡市场出现了“井喷”的发展态势,总销量一下跃升到51万辆以上。2010年,在国家正式出台汽车“上山下乡”政策的刺激下,当年微型卡车的产销量达到了历史上的61.2万辆的最高值。2011年至2015年,微型卡车市场基本上处于平稳理性回归的发展趋势,这其中还有2011年和2013年的负增长率期以及2012年、2014年和2015年和小幅及微增长率期。
从2005年算起至2014年,微型卡车在整体载货卡车市场中的份额占比也只维持在15个百分点左右,但自去年至今年前四个月,其市场中的份额占比已经超过20个百分点以上,笔者预期今年可能达到25个百分点上下。由此可推断微型卡车自去年以来市场份额比重越来越高,并在今年有望占据整个载货卡车市场的四分之一的份额。微型卡车这十多年以来,能够一直稳步前进且在今年能迅猛发展,揣测原因可能是以下几条。
1.微型卡车性价比高、皮实耐用且物美价廉,符合国情民情和适应中国市场,这一属性就决定了它是一款国民畅销车。
2.微型卡车虽然也一直面临 “管、卡、压、限、禁”的歧视性车管政策,但微卡从来不叫冤不鸣屈,而是从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是低头拉车,每年都会有新锐产品不断下线上市,如今年上市就有福田时代康瑞K系新能源微卡、黑豹汽车油/气混合动力微卡、江淮新款微卡产品康铃X5、北汽昌河福瑞达K系微卡等等。如果每年新车加上年型改款车,估计一年大约有20多款车型粉墨登场,若与乘用车比肩的话,也差不了哪去。
3.微型卡车的车型种类也很丰富,有标准型、加长加宽型、双排座、一排半座、单排座、后双轮以及电动、燃气、混动等等一大堆层出不穷的车型。如此丰富的车型可供广大的消费者选择,这也是微型卡车的优势之一。
4.微型卡车底盘的运用也极其广泛,在其底盘上改装的专用车有上百种品系,如城市市政工程的垃圾车、清扫车、厢式电商物流快递车、厢式冷藏车、厢式食品车、建材运送车等等,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价廉物美的多功能车。
5.微型卡车向大型与改装专用车发展,排量向2.0L或以上、车长向6米以上发展,大微卡与小轻卡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预期未来还会将有超越之势。
6.微型卡车使用低级电池的电动车型可能会走俏2-3年的时间,不过不会成为主流车型。虽然当下纯电动微卡享受国家补贴,并成为一些物流公司的配送选择车型,未来随着国补与地补的退坡与取消,以及强制性废旧电池回收政策力度加大费用增加后,纯电动微卡也可能会成为不靠谱的车种车型,但接下来可能会有混动车型出现,来弥补这类问题的出现。
综上所述,预测微型卡车的好日子可能还会维持1-2年,未来微卡的市场情况我们还不知道,但希望各微卡车企今后无论是在产品研发或出台商务政策时,首先要做好未雨绸缪,这样才能“亡羊补牢,尤为不晚矣”。
5.
南京金龙应对客车纯电动化纠结下的三大应对策略
16-5-
27 来源:中国客车网
http://www.chinabuses.com/buses/2016/0526/article_71060.html
2016年5月23日,在第八届高工锂电产业高峰论坛上,南京金龙副总裁金晓辉接受了专访,并做了题为“客车纯电动化的纠结”的演讲,介绍了政策的调整变化之下南京金龙的应对之策。
三元暂缓、补贴核查、新能源汽车目录重审……2016年以来,新能源汽车政策出现了一系列的调整变化,对于车企尤其是客车企业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金晓辉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和技术路线偏重政策拉动,市场驱动力相对不足,企业技术路线跟着政策走,核心技术缺少重大突破。“市场驱动+政策引导”的“双轮”驱动路径成为行业发展和企业技术路线选择的迫切需求。
新能源车整车、核心零部件以及控制策略的技术路线选择,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以及行业的发展走向,甚至成败。技术路线选择之后,必须依靠核心技术的突破,以及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卓越的用户体验,使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现根本性的突破。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南京金龙主要通过打造纯电动商用车拳头产品、专注核心技术的创新与突破、规划十三五战略目标及产业布局来推动自身的发展。
在商用车拳头产品的打造上,南京金龙陆续投产的新能源产品包括轻型车、大客车等。包括D11续航王、D12纯电动商务、E7纯电动物流、D11纯电动物流、NJL6117BEV、NJL6706BEV、NJL6129BEV、NJL6129BEV等多款车型。
与此同时,南京金龙注重核心技术的创新与突破,通过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智能化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整车能源优化管理及控制技术、动力底盘匹配、整车热管理技术、电安全等六大维度建立起整车管理及控制技术。
金晓辉认为,新能源汽车是智能家电、互联网、移动终端新的载体和平台,也将成为人们生活方式暨家电、手机后待开发的新的领域。创维在过度竞争的红海市场里之所以能够赶超日本、欧美等品牌,成为“世界彩电大王”,产品快速的迭代更新是致胜的法宝。南京金龙(开沃汽车)将会把这种“以快打慢”的研发优势带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别人无法复制的跨界优势。
此外,南京金龙通过横向整合和联合研发的方式,在整车设计中充分借鉴TESLA、BMW、GM等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方案,掌握新能源汽车核心的控制技术和整车能量管理技术,国内外资源进行开放和整合,形成核心竞争力。
作为创维系旗下的重要布局领域,金晓辉表示,2020年前达到4 万辆新能源轻型商用车、2 万辆新能源大客车、10 万辆新能源MPV+SUV的产能和市场规模,创维系新能源汽车实现620 亿销售额;2025年前创维系新能源汽车实现1240 亿销售额。
6.
说说福田欧辉氢燃料电池电动客车那些事
16-5-
27 来源:中国客车网
http://www.chinabuses.com/buses/2016/0527/article_71097.html
近日,福田欧辉揽获100辆氢燃料电池电动客车订单的新闻,被媒体广泛报道。由于在此之前全球范围内也没有出现过这么大批量的氢燃料电池客车订单,因此,福田这一批量订单,被称为是“实现氢燃料电池电动客车产业化、批量商业化开发运营”的标志性事件。
一直处于研发示范运营阶段的氢燃料电池电动客车,为何能一下子就进入商业化运行阶段?这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2006年,福田汽车与清华大学、亿华通联合承接了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点项目中氢燃料电池电动客车的研发。其中,清华大学与亿华通主要负责研发氢燃料电池系统和车载供氢系统,福田汽车负责提供整车制造技术。
这三家参与方,清华大学自是不必说,中国第一学府。福田汽车,国内商用车界的大咖,主流客车制造企业之一,尤其在新能源领域更是进入最早的一批企业之一。至于亿华通,主要致力于氢燃料动力系统的研发制造,是国内唯一一家有实际产品且示范运行过的氢燃料动力生产企业,其从2004年开始参与各种国家相关的科研项目,目前国内主要的氢燃料电池电动客车示范项目都是由其配套的。
此后的故事便是风起云涌,成果也是不断推陈出新。经过两年时间,2008年4月,三方的研发成果在北京车展上亮相;同年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其开发的氢燃料电池电动客车圆满完成了2008北京奥运会男、女马拉松比赛的服务用车任务;2008年8月-2009年8月,为充分验证考核其性能,福田氢燃料电池电动客车在北京801路区间段完成了为期一年的示范运行。
2013年,福田汽车再次携手亿华通共同研发氢燃料电池电动物流车;2014年,福田合作生产出5辆第二代12米氢燃料电池电动客车,解决了生产成本高、燃料电池寿命短等阻碍氢燃料电池电动客车发展的瓶颈,并具备了实现商业化运营的基础条件。现如今,福田汽车已成立欧辉、欧马可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形成了氢燃料电池电动客车研发、制造、燃料供给等各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在各方条件孕育成熟的环境下,象征着走向市场化的100辆采购订单便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人人都想做,但不是人人都敢做。
那么,作为此次订单的“金主”,有车新能源汽车租赁公司为何会做这第一人呢?
有车新能源汽车于2014年9月注册成立,成立时间并不长。不过,其背后汇集了几方的力量,可以说是一家为新能源产业而生的企业。2014年北京的纯电动车,尤其是乘用车个人应用方面的推广效果并不理想,基础充电设施也不完善。清华大学方通过论证认为,纯电动车从私人层面大规模推广有很大困难,而从公司层面进行推广则能形成良好的示范运营效果,因此,清华大学计划筹备成立一家纯电动车租赁公司。
为了保障纯电动汽车的示范运营,清华大学为即将成立的租赁公司引入了两位股东,分别是亿华通和东升科技园。前者拥有的智能交通系统,可以为纯电动车的分时租赁提供技术支持;后者当时所拥有的土地资源,可以保障基础充电设施的配套建设(2014年建设充电设施需要土地所有权,而当时北京的土地资源比较稀缺,东升科技园正好具备这个资源)。
于是,万事俱备,有车新能源汽车正式成立。在成立几个月后的2014年12月,在当时纯电动车指标无人问津之时,有车新能源汽车主动申请了200辆纯电动汽车指标,并于当月全数购入,在2015年还添置了20辆纯电动轿车。
此后的一年多时间,有车新能源汽车一直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长租、短租以及分时租赁业务的发展。此次,采购这100辆福田氢燃料电池电动客车,是有车新能源汽车在保证自身运营的同时,对氢燃料电池电动客车的一次深度示范运营尝试,为日后氢燃料电池电动客车广泛服务社会积累更多经验。
福田汽车在第十届北京国际车展上推出了中国第三代燃料电池技术首款低地板城市客车
如此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批氢燃料电池电动客车,谁将成为它们的第一批乘客呢?
据了解,有车新能源汽车购入的这批车定位于企业班车,将在北京海淀区永丰路一带投入运营。之所以选择这个区域,是因为北京唯一的一家加氢站就建在永丰路上。
不过,其他地方的小伙伴们也不用着急。随着氢燃料电池电动客车推广运营的逐步推进,其在配套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将更趋于完善,成本也将持续降低,未来应用范围会进一步扩大。
一方面,在政策支持方面,国家四大部委发布的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政策明确规定,2016年燃料电池乘用车、轻型客车及货车、大中型客车及中重型货车的补贴标准分别为20万元/辆、30万元/辆、50万元/辆。同时,在2017-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逐步退坡的情况下,燃料电池汽车被排除在补贴退坡车型之外。
另一方面,在产品的研发上,正有越来越多的氢燃料电池电动产品涌现。据福田方面透露,除了这批氢燃料电池电动客车,福田欧辉与亿华通还有5辆共同研发的氢燃料电池电动公交车(这也是北京市科委推进的项目),预计未来将投入北京公交线路,为更多市民提供出行服务。此外,其他一些客车生产企业也在积极推进氢燃料电池电动客车的研发。
人们常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一方面,虽然国内在氢燃料电池电动客车领域有了一定成绩,但其实还只能算是“刚刚上路”,其市场成熟度相比燃油客车,甚至混合动力客车、纯电动客车仍有很大差距,可以说还处于萌芽阶段,仍需要时间的沉淀和市场的磨砺。
但另一方面,氢燃料电池电动客车前景广阔,该细分产业早已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在政策的激励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并进入这一领域。比如,国有大型能源企业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日前刚刚中标北京市科委关于“燃料电池汽车用氢能供应链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这对于推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上游的氢能供应链建设和运营的商业化进程,以及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中国汽车厂家服务 为中国经济发展和汽车工业作贡献
上一篇:
商用车市场简讯第966期
下一篇:
商用车市场简讯第968期
行业新闻
国内乘用车
进口及国外乘用车
后市场
商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