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商用车市场简讯第946期
发布时间:2016-04-27 16:57:12    浏览量:1404次    
乘联会每日新闻

新闻标题

 
行业信息  
1.北京车展重卡有这五大趋势 4. 上菲红发布Cursor11柴油机
2.北京车展:骏铃中体车首曝光 5. 长安睿行EM80出击北京车展
3.轿运车成亮点 红岩与两大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6. 16年第一季度纯电客车增长率大幅低于行业基准线

新闻详情

 
 
1. 北京车展重卡有这五大趋势   16-4-27    来源:卡车之家
http://www.360che.com/news/160426/55495.html
      2016年4月25日,两年一度的第14届北京车展在北京国展正式开幕,虽然进口卡车再次集体缺席,但国内多家商用车厂商悉数到场,从展示的整车以及动力总成产品来看,也体现了国内重卡市场的五大发展方向。

      ● 13升大马力 强劲动力潮流

      在北京车展上第一个发展趋势是大马力,更大的发动机马力和13升的大排量无疑引领着国内商用车市场的发展趋势,以潍柴和康明斯ISZ等为主导的13L发动机无疑是一大亮点。

      柳汽和北奔以及徐工均有潍柴13升产品展出,其中在东风柳汽的展台展示了一款潍柴13升500马力发动机的H7,北奔重卡V3ET 6X4牵引车以及徐工的漢風G900都采用了型号为潍柴WP13.530E501的13升530马力的发动机。

      在北京车展上多款重卡车型也匹配了康明斯13升大马力的发动机,其中东风天龙4X2旗舰版,匹配了康明斯ISZ480 51发动机,最大480马力,最大扭矩为2330N·m;此外东风柳汽长头车T7,采用康明斯ISZ发动机,排量为13升发动机,最大功率520马力。在北京车展上这些大马力车型的亮相顺应了国内重卡的发展趋势。

      ● AMT变速箱 法士特和ZF唱主角

      重卡匹配AMT变速箱的车型也越来越受关注,其中在商用车展区多款整车上采用了AMT变速箱,其中以法士特和采埃孚AMT变速箱唱主角。

      福田戴姆勒在车展上对三款超级卡车进行了全球发布,超级卡车同样都采用了AMT的变速箱,其中奔驰OM547动力的4X2和标准版的6X4超级卡车采用了采埃孚12档AMT变速箱,而后提升的6X2R超级卡车则配备了法士特AMT变速箱。

      内行说门道!北京车展重卡有这五大趋势柳汽H7的法士特AMT变速器

东风柳汽展示了H7和T7两款产品配备法士特AMT变速箱,此外徐工漢風G900也用了法士特AMT变速箱,四川现代创虎520马力6×4旗舰版搭载了采埃孚12档手自一体变速箱。

      ● 借GB1589之势 中置轴和长头渐火

      最新修改的GB1589新政即将在下半年发布,从去年GB1589征稿意见发布开始就成为热门的话题,商用车车企也顺应了GB1589新政的步伐,借助GB1589的新政策的东风,规范化标准化的轿运车市场亟待成形,中置轴轿运车将逐步取缔飞机板,此外长头铰接长度限值18.1米,国内长头市场也迎来一次发展的机遇。

      国内的多家企业也都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一系列新法规政策下的新产品公告等,试图在新政发布前提前抢占市场,在北京车展上整车展示中,我们也看到了新政推动下产品的亮相。上依红展出了基于红岩杰狮底M100打造而成的,采用290马力C9发动机,法士特铝壳变速箱,红岩H8A单级减速桥,动力方面满足商品车运输需求。

      中置轴的轿运车具备自重轻、底盘更低、转弯半径小灵活、装载量大、安全高效等亮点,这款车是专门针对GB1589新政准备的新产品,在设计上后部加上挂车后满足中置轴列车22米的限长,高度也是按照4米的限制而打造的,该车在规定范围内能够运送8~10辆普通轿车。

      柳汽的新长头卡车T7着实让人眼前一亮,能够利用空气动力学来提高燃油经济性,和一般平头车比较,长头卡车燃油经济性要高出将近10%~12%,伴随着政策法规的推行落实,势必会对商用车行业产生很大的影响。

      ● 快速物流大趋势 气囊悬架车型多

      伴随着国内长途快速物流的快速发展,气囊悬挂的重型卡车应用也越来越多。此次车展不少参展厂家也都展出了气囊悬挂车型,其中福田欧曼的三款超级卡车都采用了多气囊悬挂,而四川现代和柳东风汽以及徐工也都有相应的产品展出。

      现代和福田欧曼还展出了比较受目前物流快递公司青睐的6X2后提升悬架车型,空载的状态下可以把车桥车桥提升起来,减少摩擦力,降低油耗。

      气囊悬挂相比传统的钢板悬挂,在经过颠簸路面的时候可以更好的吸收地面传来的颠簸感,提高舒适性,也可以保护货物不会受损,气囊控制系统可以使车辆的重心降低,提升了行驶的安全性。

      ● 备战国五市场 细分产品大升级

      最近几年我国对于商用车的排放法规日趋严格,排放标准升级也越来越快,在此次展会上不少厂家也都展出了国五产品,以应对接下即将到来的国五排放法规执行。

      东风商用车除了六款整车的展示外,还展出了三款国五动力产品,型号分别了DDi45、DDi75、DDi11,同时不少厂家的展车也都满足国五的排放标准。此外从以东风商用车和东风柳汽以及上依红为代表的厂家展出的车型来看,细分化的产品配置突出以应对目前发展迅速的细分市场需求。
 

 2. 北京车展:骏铃中体车首曝光 16-4-27       来源:卡车之家
http://www.360che.com/news/160426/55522.html
       2016年4月25日,北京车展如约而至。江淮展台展出了12款整车、五款发动机,阵容不能说不强。骏铃首次展出了中体驾驶室车型,这是在武汉车展发布了宽体和窄体后,中体车型首次正式亮相。
                


      江淮方面介绍,全新骏铃V6是多方面升级的全新产品,所以产品线还在继续完善,骏铃M的推出就是一个代表性产品。

      骏铃M是江淮为完善产品线的补充产品,作为中体车型,厂方将其定位放得比较灵活,因此可能会搭载更多的发动机,比如CTI2.0L发动机和3.2L发动机,这也取决于用户对于车辆的需求。
 

3.轿运车成亮点 红岩与两大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6-4-27       来 源:第一商用车网
http://www.cvworld.cn/news/sycnews/etpse/160426/107327.html
        4月26日,北京车展的第二天,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携红岩杰卡牵引车、红岩杰狮C100牵引车,和红岩杰狮M100车辆运输车等三款主力车型亮相展台,并举办了“轿运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汽红岩股东方领导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总经理黄勇、上汽集团商用车事业部副总经理甘平、亚太区IVECO品牌副总裁Michele Lombardi以及安吉汽车物流、长安民生物流、上汽红岩的高层领导和30余家行业媒参加了本次签约仪式。

      活动上,上汽红岩与安吉汽车物流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分别签署了轿运车战略合作协议。第一商用车网记者了解到,2016年,安吉汽车物流和长安民生物流两大公司预计将分别采购红岩杰狮轿运车1000辆。

      为了满足轿运车市场的需求,上汽红岩积极响应国家GB1589《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强制性国家标准,推进轿运车道路安全运输,并提升轿车运输的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和高效性,其在积极响应国家要求的同时,还能全面推进轿车运输朝规范化方向发展。

      据了解,红岩杰狮M100车辆运输车是一款同步欧洲技术的最新一代中置轴轿运车,该车同步IVECO轿运车技术平台开发,拥有目前国内最低整车高度(整车高度仅为2670mm),车架上翼面离地高度:前悬架处826mm后悬架处906mm,能够全面满足国家GB1589法律法规的标准及要求。
 

4. 上菲红发布Cursor11柴油机 16-4-27     来源:第一商用车网
http://www.cvworld.cn/news/parts/160426/107325.html
       4月26日,在北京车展开幕的第二天,上汽菲亚特红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办了新款发动机Cursor11发布会,进一步完善CURSOR系列产品。另外,其还展出了CURSOR13、CURSOR9、F1C三款发动机。据悉,参展的四款产品全部达到国四、国五或欧VI标准。
                   


      据第一商用车网现场了解,此次发布的Cursor11(11.1L,6缸)在国内应用为350-450马力,最大扭矩达到2100n.m,转速区间介于1100-1500rpm之间,宽泛平稳的最大扭矩区间,可以确保整车完全在经济转速之内运行,其最节油的转速区间与最大扭矩转速区间80%重合,主要应用于长途应用的重卡以及客车。

      Cursor11是继Cursor13发动机后,上菲红的又一巨作,这款发动机可满足欧六及Tier 4 Final排放标准,专为长途运输研发,继承了Cursor系列动力强劲,经济可靠,安全舒适,低碳环保的全部优点。

      首先,Cursor11反应灵敏,通过特有的齿轮传动技术降低能耗,实现了市场对于档位反应和操控性的要求。缸体沿用了菲亚特动力科技C系列久经验证的强化结构,延续四气门及顶置凸轮轴的六缸经典设计,保障了发动机的整体强度。Cursor11运用顶置凸轮轴结合正时齿轮传动,整体式的缸盖和摇臂总成,进一步降低了发动机噪声及振动,比同类产品噪音低3-5分贝,使得驾乘舒适性获得了进一步的提升。发动机的油底壳软性连接,更有效的降低润滑油泄漏风险,同时还可降低发动机噪音。

      据现场技术人员介绍,推出的Cursor11运用了博世第二代共轨系统,并有菲亚特动力科技总部标定优化发动机燃烧。 采用Bosch的启动电机,发动机可低至零下30℃正常启动,配有电子单元喷油器,同时摒弃EGR(无论内置或外置)的策略,保障了燃油经济性及运行的平稳性。Cursor11结构布局紧凑,可有效降低发动机自重和减少空间占用,从而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加强用户的营运力。据介绍,菲亚特动力科技对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有着超过25年的研发历史,已在65万台道路及非道路设备上应用此领先的技术;由于完全摒弃EGR应用,燃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并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可轻易实现国五标准。

      此外,第一商用车网现场获悉,Cursor11已在欧洲量产,更换机油的周期长达150,000公里(采用0W-20级机油,用其它机油换油周期将会受影响)。为便于客户保养,并有效降低保养成本,发动机独特的配缸间隙、低摩擦活塞环及环保型机油滤清器,配合着低粘度机油,并在发动机润滑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出色的功能化设计,其机油更换周期堪称同类产品的最佳典范。

      可以说,北京国际车展上新品Cursor11的发布,使上菲红的产品链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向中国全系列一站式动力提供商的目标更进一步。

      除了新品Cursor11的发布外,另一个看点便是满足欧六排放标准的Cursor9发动机。其通过采用菲亚特独有的HI-eSCR系统,可长达15万公里的换油里程,可变截面增压器,为消费者提供超价值驾乘体验,提高营运价值。据悉,这款发动机已经在欧洲IVECO整车(卡车、客车)上批量配装。

      据了解,CURSOR系列是上菲红的主要产品,目前主要有9L、11L、13L三个系列,均采用直列六缸技术,马力段覆盖310HP至480HP,具有高升功率和轻量化的特点。上菲红运用了菲亚特的专利技术,为用户提供低噪音的驾乘体验。采用整体式缸盖及集成化设计,使得其零件的数目远远少于竞品,实现低故障率和高可靠性。CURSOR系列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环保特性已受到全球用户的肯定。

      另外,随着轻型3L发动机市场的发展放缓与企业之间竞争加剧,产品高端化已成为趋势。上菲红F1C发动机是菲亚特动力科技专为轻型商用车打造的明星产品,功率覆盖145HP至170HP,满足欧V排放标准,还针对中国市场还采用了可变面涡轮增压器和双质量飞轮技术,从而实现低噪音, 低振动,更突出驱动性能和操作感觉的优越,与同类排量发动机相比,具有质量轻,扭矩大的特点,可应用于轻型商用车及其他各类应用,形成了一条高端切入、全面覆盖的“差异化高端路线”。
  

5. 长安睿行EM80出击北京车展  16-4-27      来源:第一商用车网
http://www.cvworld.cn/news/bus/litbus/160427/107341.html
       世界地球日掀起的环保风,一直刮到了北京车展。新能源车成为第十四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的一大看点。作为纯电动城市物流车的代表力作,长安睿行EM80即将出击位于北京新能源展静安庄展区的A8馆,为本次展会绿色代言。

      2014年北京车展,在汪涵等一众嘉宾的见证之下,长安睿行EM80重磅发布。两年之后,历经市场考验和用户见证,长安睿行EM80再次出击,更显风采。

      引领绿色环保潮流,长安睿行EM80应运而生,它是在长安睿行M80为基型车的基础上全新推出的一款纯电动物流车,除依旧保持6m3超大载货空间的优势外,长安睿行EM80配备了安全自动保护及自我诊断功能,支持直流快冲、交流慢充和家用充电三种充电模式来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

      更为关键的是,长安睿行EM80标配全新永磁同步电机,实现纯电动零排放。同时采用电动车专用仪表,让驾驶员可直接通过观看仪表,时时掌握车辆运行状况,有助于车辆检修及故障排查。
                                  


      基于精准定位和扎实品质,长安睿行EM80作为一款集环保时尚、便捷舒适、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和全能空间于一体的纯电动物流车,被用户称作“靠谱哥”。

      长安轻型车着力打造“城市物流专家、新能源领先者”的品牌形象,长安睿行EM80不仅充分体现“专业专注、绿色环保、品质信赖”的发展理念,更引领轻客细分市场进入“绿色时代”。

      全功能轻客长安睿行M80上市不到一年,市场销量即杀入日式轻客前三甲。市场叫座的同时,行业更是一片叫好,长安睿行M80获得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颁发的“城市物流推荐用车”“最受, 全国先进物流企业欢迎的运输车辆奖”等各大奖项。

      在长安睿行M80取得了一系列不俗的成绩后,作为一款承载使命的战略车型,长安睿行EM80的表现同样不负众望。继获评“全国城市物流最佳推荐品牌”之后,在第六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长安睿行EM80一举获得“2015年度纯电动物流车奖”。
 

6. 2016年第一季度纯电动客车增长率大幅低于行业基准线  16-4-27      来源: 中国电力报
http://www.chinabuses.com/buses/2016/0426/article_70429.html
       进入2016年第二季度,全国纯电动汽车市场升温,作为纯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车市场却未能摆脱政府的“骗补”审查与开年淡季的影响,行业停滞与市场需求增长矛盾凸显。从去年供不应求的火爆景象,到如今纯电动客车材料、电池、整车制造企业大部分停产,纯电动客车正在经历着行业发展以来的首次阵痛。

  与乘用车相比,纯电动客车肩负着重要的治理雾霾、节能减排的使命,扩大城市公交领域新能源汽车的应用比例已明确成为国务院推动新能源汽车升级“五大举措”的重要内容。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由于政策的不确定性,补贴调整政策至今没有出台,导致纯电动客车企业停产、项目停建、缓建现象频发。这给去年才拉动起来的需求市场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目前,正值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关口,以注重整车全寿命期内运行效率指标的补贴政策要尽快出台,以免贻误良机。”

      市场培育初具规模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3月份我国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8818辆和17637量,同比分别增长63.5%和60.5%。2016年一季度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46348量和42131量,同比增长140%。

  然而,纯电动客车行业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据不完全统计,3月份我国纯电动客车产量为3155辆,同比增长59.26%。

  2016年一季度纯电动客车产量完成6265辆,同比增长65.13%,与一季度纯电动汽车增长率相差近一半。

  如今,纯电动客车行业上游电池企业有产能不敢上,整车制造项目停建、缓建的现象比比皆是,且覆盖面涉及江苏、浙江、山东、安徽、湖北、陕西等多个省区。

  对比2015年四季度,犹如过山车式的行 业转变引发了社会对“补贴政策”的深入思考。为了治理雾霾,实施国家制定的节能减排政策,政府制定了新能源补贴政策以调动全民使用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值得肯定的是,2015年在“补贴政策”的推动下,用户侧对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的接纳程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从初期的不了解、有顾虑,到如今愿意用、抢着用。

  无论从政策端还是用户侧,纯电动汽车扩大需求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近日,广东省出台《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到2020年,该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将超25万辆。该省新能源公交车保有量占全部公交车比例超75%,其中纯电动公交车占比超65%。珠三角地区新能源公交车保有量占比超85%,其中纯电动公交车占比超75%。

  对比纯电动汽车的火热,缺少了“补贴”政策支持的纯电动客车制造行业稍显力不从心。专家直言:“新能源汽车在短期内离开国家补贴政策的扶持,完全靠市场化去运作还不现实。”

  运行效率指标应纳入补贴体系

  2016年2月2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措施。在舆论压力下,国务院再次亮出了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坚定信心。

  但纯电动汽车应当如何发展?近期,有关如何修订客车补贴政策的讨论在业内成为焦点。基于车辆长度、续驶里程、单位载质量电能消耗量(Ekg)三项指标的修改意见仍然存在较大的待完善空间,全寿命周期内车辆运行效率的指标并纳入其中。

  据了解,车辆运行效率的概念具体表现在动力电池寿命、快速充放电、高安全性、耐宽温四大方面。“不把全寿命周期内车辆运行效率的指标纳入补贴体系中,就会引发车辆后续使用、维护的一系列问题。”专家提醒。

  有客车制造企业负责人表示:“遵从技术进步和市场规律,全面、客观的补贴政策应尽快出台,在技术路线的确立上给行业方向性的引领。” 众所周知,牵制纯电动汽车发展除自身技术实力外,充电桩的建设是另外一个必要条件。2016年4月6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开展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安全专项检查的通知》。《通知》要求,全面排查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安全隐患,切实消除安全风险,推动建立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安全管控体系。

  解决了充电设施的问题,电动汽车的技术路线确立才有依据。是一味追求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还是综合考量由电池决定的车辆运行效率?伴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革新,市场逐渐倾向于后者。因为以钴酸锂、锰酸锂、三元、磷酸铁锂为体系的电池逐渐不适应市场的要求,其寿命短、充放电时间长、工作温度区间小、安全性等性能受到了挑战。

  “目前磷酸铁锂在能量密度上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想要进一步突破很困难。而现在推出的钛酸锂电池在使用中很稳定,这样就比采用碳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更安全。”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电动车协会主席陈清泉分析。

  专家强调:“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充电设置的普及,单方面追求能量密度导致电动汽车自身过重的逻辑将被打破。从运行效率的角度出发,钛酸锂技术优势明显,未来市场前景广阔。”据了解,具有高的锂离子扩散系数的钛酸锂技术,可以进行高倍率充放电;而且电池容量衰减很慢,寿命也高很多,循环充放电次数超过25000次;其耐宽温可达50~零下60摄氏度。
 

 

为中国汽车厂家服务 为中国经济发展和汽车工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