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商用车市场简讯第898期
发布时间:2016-02-18 16:42:38    浏览量:1482次    
乘联会每日新闻

新闻标题

 
行业信息  
1.满足市场 中石油柴油提前升国五 4. 再次合作大咖!东风御风与中国国航签下轻客订单
2.物流企业纷纷尝试跨界发展 跨界意味着什么? 5. 陕汽德龙X3000黄金版牵引车奇袭燕赵
3.2015年专用汽车出口市场分析 6. 安凯客车:自主创新打造新能源品牌竞争力

新闻详情

 
1. 满足市场 中石油柴油提前升国五   16-2-18     来源:中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http://auto.gasgoo.com/News/2016/02/17053417341760354677716.shtml
      近年来,我国油品质量升级速度不断加快,用10多年时间走过了欧美国家20多年走过的升级之路。2015年4月,国务院第90次常务会议决定国Ⅴ车用汽柴油质量标准提前1年实施,东部地区11个省市提前2年实施。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家能源局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和促进大气污染防治决策部署,中国石油落实责任,全力确保炼化企业清洁油品生产扩能和技术改造项目 投资,并创造条件、提高效率、特事特办,确保所属炼厂升级工作顺利进行。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石油共实施完成项目45项,总投资228亿元,全面按期 完成国Ⅳ、部分国Ⅴ车用汽柴油质量达标升级技术改造任务。大连石化、大港石化、华北石化、广西石化等企业提前具备生产国Ⅴ车用汽柴油生产能力,保证了京津 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中心城市提前实施国Ⅴ车用汽柴油标准的要求。

      为了确保东部11个省市2016年1月1日提前实施国Ⅴ车用汽柴油标准,中国石油安排大连石化、辽阳石化、抚顺石化、辽河石化、锦州石化、锦西石 化、大港石化、华北石化、广西石化9个炼化企业,提前2年多实施国Ⅳ兼顾国Ⅴ,以及国Ⅴ质量升级项目共28个,总投资128亿元。其中,汽油19项、投资 68亿元,柴油9项、投资60亿元。

      为了保证2017年1月1日全国国Ⅴ车用汽柴油质量升级,中国石油共实施质量升级项目57项、总投资约127亿元。其中,续建质量升级项目10项、 投资约38亿元;新开质量升级项目47项、投资约89亿元。汽油质量升级项目37项、投资约68亿元,柴油质量升级项目10项、投资约21亿元。

      按照国家油品质量升级时间节点,中国石油根据各企业原料性质、装置结构、产品方案等不同情况,制订了升级工作计划和项目投产时间表,并因地制宜、一 厂一策,深化研究,完善质量升级技术方案,积极推广应用自有技术。目前,在运和在建催化汽油加氢装置27套,其中DSO、M-DSO及GARDES自有技 术共17套,年生产能力近1500万吨,占中国石油催化汽油加氢生产总能力的近60%。中国石油自主研发的柴油加氢精制及改质催化装置11套,年生产能力 1870万吨。由于自主技术为国家汽油质量升级做出了贡献,中国石油“满足国家第四阶段汽车排放标准的清洁汽油生产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2015年荣获国 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按照2016年1月1日优先确保东部地区11个省市国Ⅴ车用汽柴油的要求,中国石油炼油与化工分公司逐家细化对接,密切产销结合,对2015年底前 生产供应国Ⅴ汽柴油的企业,提前降低库存,制定油品置换方案。对质量升级难度较大的企业,特别是处于成品油管道枢纽地位的炼化企业,制定和落实有效措施, 确保产品按期达标出厂。截至目前,中国石油国Ⅴ汽油生产能力已达173万吨/月,国Ⅴ柴油生产能力259万吨/月,可以完全满足东部地区市场的需求。
 

 2. 物流企业纷纷尝试跨界发展 跨界意味着什么? 16-2-18     来源:商用车新闻
http://auto.gasgoo.com/News/2016/02/17053248324860354676569.shtml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互联网+”时代,跨界成为一种流行的姿态。眼下,国内各大物流企业纷纷尝试跨界发展,继早期的电商、便利店等尝试之后,又逐渐向互联网金融、生活服务等领域发展,物流企业的跨界意味着什么?

      “一城一品”是圆通公司旗下的网购电商平台,2014年4月正式上线。“一城一品”总裁方律森介绍,平台主营各地名优特产,目前已经集结了200多座城市,超过1000种的地方特色商品在线销售。

      方律森在采访中说,“我们跟供应商去谈,他只要提供他质量好的商品,我们帮他去做销售以后,通过圆通的物流从商家那边把货发到员工那边去。这种模式 对于商家来说,其实是最亲的一种模式,它可以用最低的成本把他的货卖到全国,而且他也不会去再关注他本行业以外的,比如说他要关注怎么去运营电商,他要关 注去做全国销售,他不用关注这些”。

      近几年来,无论是韵达、申通还是顺丰,这些物流行业的大佬级企业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跨界经营,其中,建立电商平台已经成了“标配”,此外,不少公司 推出了“洗衣”、“手机维修”等服务,甚至,还有些物流企业开始尝试互联网金融等“高大上”的项目。可以说,物流行业的跨界尝试花样繁多,层出不穷。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表示,这也正是互联网时代的特征,企业不断地跨界、整合资源。物流企业的功能也在发生变化:以往他们就是送包裹,没 有话语权,配送多少什么时候配送给谁,都是生产人说了算;为了降低成本,扩大盈利空间,物流企业要做决策者,利用已有的大数据等资源去指导生产,建立自己 的供应链。这个时候物流的管理模式已经超越了一个企业,是在一个产业的平台上来做这个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就是要做企业和企业之间,未来企业的发展变化怎么 样,甚至企业供应链的发展趋势怎么样,都必须要有物流的话语权。
 

3. 纯电动商用车1月产量环比减少5.5万辆16-2-17      来源:第一商用车网
http://www.cvworld.cn/news/truck/private/160218/103942.html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专用汽车出口量17,116辆,同比增幅下降,即从2014年增长1.28%转为2015年下降2.47%;出口创汇16.68亿美元,同比走势回升,即从去年下降6.80%转为今年增长4.13个百分点。

      专用汽车出口规模及构成分析

      从出口车型上看,2015年,混凝土搅拌车和起重车继续成为我国专用汽车出口主要车型,两款车型出口量占专用汽车总出口量的57.69%。但也应看到,尽管起重车的出口数量虽超千余辆,但其较同期相比数量和金额却双双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除起重车、医疗车、石油车、无线电通讯车和道路扫雪车五款车型数量或出口金额同比呈现出下降趋势外,其他车型出口数量和金额同比均为正增长。其中,飞机专用车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同比增幅最为明显,分别为271.43%和442.06%。

      2015年,我国专用汽车出口数量呈现“高-低-高-低”的走势,出口数量波动性较大。其中,前两月专用车出口增速大幅波动,1月下降6.34%,2月增长132.99%。受春节假期的影响,2014年的企业抢出口集中在1月份,2015年集中在2月上中旬。受这个因素的影响,2014年2月出口基数比较小,推高了2015年的出口增速。经过3月份的过渡,4月专用汽车出口数量达到最高,接近或达到1,706辆;5月、6月增幅有所下滑,自7月开始出口数量持续回升,回升幅度不是很大,至9月升至年内第二高点,为1,649辆;随后10月开始市场又现低迷走势,到了12月需求有所释放,致使销量有所回升,到12月达到1,637辆。

      专用汽车出口流向分析

       2015年,我国专用汽车主要向亚非国家出口,出口量在万辆以上,紧随其后的是非洲和拉丁美洲,分别位居第二、三位,北美洲地区出口量依旧最少,出口量不及500辆。其中,向亚洲国家出口数量和出口创汇分别为10,485辆和9.5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12%和1.87%;向非洲国家出口数量和出口创汇分别为3,900辆和3.6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3.26%和78.98%;向拉丁美洲地区出口数量和出口创汇分别为2,523辆和2.83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1.75%和73.08%。

      2015年,越南一跃成为中国专用汽车第一大出口市场,出口数量达2,456辆,同比增长191.34%;出口创汇2.35亿美元,同比增长296.19%,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同比均呈大幅增长。其次是委内瑞拉和菲律宾,其中,委内瑞拉出口数量达1,493辆,同比增长511.89%;出口创汇2.01亿美元,同比增长36.15%;菲律宾出口数量达1,357辆,同比增长113.7%;出口创汇822.59万美元,同比增长108.61%。上述三个国家累计出口数量和金额占出口总量的30.01%和31.02%。值得注意的是,缅甸、沙特阿拉伯、泰国和阿尔及利亚四国出口数量或出口金额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阿尔及利亚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降幅为明显,降幅均超50%。

      专用汽车出口发货地分析

      从出口发货地上看,2015年,我国共计28个省份实现专用汽车出口。出口量位居前五位的省份依旧为湖南省、山东省、湖北省、江苏省和北京市,出口数量集中度达67.11%,出口创汇占74.64%。
 

4. 再次合作大咖!东风御风与中国国航签下轻客订单 16-2-18      来源: 第一商用车网
http://www.cvworld.cn/news/bus/litbus/160218/103945.html
      日前,东风御风迎来了一位尊贵的老客户——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此次国航向东风御风签下12台订单,用于该公司通勤接待和货物运输工作。这是东风御风与国航继2014年10月签约纯电动之后的第二次合作。

      早在2010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了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本着“自愿、平等、合作、互惠”的原则,旨在有效发挥中央企业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协同发展。由此,作为联盟名单的一员,东风汽车公司在央企联盟政策下与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当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相关领导在东风御风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熊伟等一行人的带领下,深入了解东风御风品牌以及产品信息,并参观御风制造工厂。

      师出名门的东风御风,背靠东风汽车集团的厚重积淀,沿袭50多年造车智慧,用高效动力、前瞻技术、宽适空间、人性科技及无忧安全,为每一位用户带来至臻品品质的价值享受。
   

5. 陕汽德龙X3000黄金版牵引车奇袭燕赵  16-2-18       来源:汽车市场网
http://truck.automarket.net.cn/file/syc/20162/31_0_0_11_97470_1.html
      2月17日,陕汽重卡“陕耀燕赵行动”走进邢台市好望角物流园。陕汽石家庄办事处联合邢台诚信汽贸公司、潍柴石家庄办事处共同举办X3000试乘试驾品鉴会。

      活动现场,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共有来自陕汽石家庄办事处、潍柴石家庄办事处、服务站、邢台市各二级汽贸公司、物流公司、运输车队负责人、卡车司机以及重卡客户150余人参加此次品鉴会。
                             


      陕汽石家庄办事处资深产品经理秦彦伟向大家做“720°绕车讲解”,对德龙X3000黄金版产品的节油性、舒适性、自重优势、服务配件保障、车辆配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邀请运输车队司机进行试乘试驾体验,体验后的客户和家属纷纷表示车辆驾驶室舒适、宽敞、外观大气,行驶过程操控灵便,换挡轻松,很值得拥有。

      邢台诚信汽贸公司推出现场订车价格优惠活动,把活动气氛引向高潮,客户争相下单,经统计,现场订购车辆23台,并形成意向订单客户50余人。陕汽石家庄办事处领导向客户交付了象征开启财富之门的金钥匙,并祝客户在16年生意兴隆,财源滚滚。通过此次活动扩大了X3000产品在邢台地区的市场影响力。

      德龙X3000黄金版是基于客户实际需求,由陕汽与潍柴、法士特、汉德联手,专为公路物流用户量身打造,融合匹配一系列产业链成员专供陕汽的技术,实现了“精准动力匹配、黄金动力总成、动力附件配置、风阻系统最低、全新智能驾驶”,掀起五大省油新革命,油耗降至行业最低,而不是之一。作为中国重卡市场的领导品牌,陕汽重卡将持续深挖客户需求,引领产品趋势,为中国物流运输客户打造最省油重卡,助力用户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创造更高的商业价值。可以预见,陕汽黄金版德龙X3000必将成为中国物流运输市场的新宠,将以“最大马力”和“最低油耗”擎动中国超级省油500+时代。
 

6.安凯客车:自主创新打造新能源品牌竞争力  16-2-18      来源:经济参考报
http://bus.automarket.net.cn/file/syc/20162/30_27_0_97477_1.html
       年产6000辆的新能源客车基地建成使用,根据市场需求特点量身设计的新车投放市场,全年获新能源国家专利36项,国内示范运营城市近50个……去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不断自我加压,在新能源领域探索出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

  “企业产品取得竞争力的关键在于自主创新。”近日,安凯公司董事长戴茂方说,产品是企业竞争力、客户认可的重要载体。因此公司狠抓技术创新,并首先在产品上探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安凯客车从2003年开始研发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已形成6-12米纯电动公交、旅游和通勤客车,10-12米插电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等系列平台产品。自主研发出电动客车整车控制系统、驱动电机和电机控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并已批量化应用。

  自主创新离不开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据戴茂方介绍,公司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我国客车行业唯一的“国家电动客车整车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年来,中心承担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及重大项目近30项,主持和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5项,获得国家专利121项,并在电动客车整车及动力系统集成、整车安全等技术领域取得创新性的技术突破。

  安凯公司关注核心技术的进步,积极培育产品特色。“从去年开始,公司按照新能源特点,应用系统集成技术,优化整车布置,包括设计紧凑型前后悬和专用客车底盘等。”安凯公司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查保应说,整车同样是8米长,但车身自重轻约800公斤,提高了顾客上下车便利性,使承载分配更合理,续航里程更长。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是产品开发的原则。安凯公司根据不同需求实现“定制”开发,如有的公交公司希望续航里程400公里,有的城乡公交要求续航里程150公里。这样一来,根据不同需求在电池容量、整车配置等方面进行优化,提供最合适的品种和最佳的产品品质。

  研发能力建设的同时,需要制造能力的配套。去年,安凯公司投资6.7亿元、年产6000辆的新能源客车基地建成使用,上马了先进的流水线,提升了产品工艺布局和生产技术水平。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数字激光切割、机器人焊接、自动化生产线等工艺投入使用,焊装、涂装、总装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技术进步推动产品不断更新。目前,安凯客车共换代升级了五代新能源客车产品,发挥全承载车身技术,匹配了最新研发的新能源客车智能管理系统——“e控”系统,并在客车行业首次使用全新开发的12英寸大屏幕智能控制及显示终端,可通过触摸屏对客车进行各类操作,具备操控人性化、安全多级化和功能智能化等优势。

  升级产品的性能越来越强。以安凯第五代新能源客车为例,公交工况下,续驶里程可达350公里以上,理想工况下,续驶里程将达500公里以上。与传统车相比,搭载“e控”的纯电动客车全年可节省18万元以上车辆使用费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5吨。

  纯电动公交车的应用是特色之一。据介绍,2010年, 1月,我国首条纯电动公交示范运营线路——合肥18路公交线路上的30辆安凯纯电动车投入运营。6年来,公交运行总里程近800万公里,单车最高运行里程达40万公里。与传统燃油公交相比,共节省费用1330多万元,直接减少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9420余吨。

  “安凯新能源客车发展良好,客户遍及北京、上海、广州、合肥等近50个城市。”戴茂方说,“中国制造2025具体到安凯公司就是技术进步、创新发展。我们将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依靠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打造新能源品牌持续竞争力。”
 

 

为中国汽车厂家服务 为中国经济发展和汽车工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