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商用车市场简讯第883期
发布时间:2016-01-15 15:23:18    浏览量:1587次    
乘联会每日新闻

新闻标题

 
行业信息  
1. 互联网+物流 让货运更集约高效 4. 三一重工率先在国内推出预制件专用半挂车
2.柴油车国五标准实施时间表出台 5. “十三五”客车电池什么样
3. 重卡趋向高端化 合资品牌有望迎来春天 6. 从五个数据看中通客车2015年的“转型与质变”

新闻详情

 
1. 互联网+物流 让货运更集约高效   16-1-15        来源:经济日报
http://auto.gasgoo.com/News/2016/01/14054057405760353225156.shtml
      在传统的货运物流业中,货主找不到合适的运货车辆、物流企业运输过程不透明、货运司机“满载而来、空车而归”等现象时有发生,制约了物流业的健 康发展。如今,随着“互联网 ”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的信息技术给传统物流运输业带来了转型的新动力。

      日前在重庆举行的第十四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上,由安联程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新研发的“陆路管理运输信息管理与交易平台”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和物流企业的一致肯定,获得了第三届物流行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一等奖。

      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博士生导师贺登才告诉《经济日报》记者,该平台整合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大数据三大技术,为物 流资源整合和物流税收创新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有利于推动解决传统货运行业中货主、物流企业和司机在信息和服务上的痛点。

      据介绍,陆路管理运输信息管理与交易平台主要包含在线的交易撮合、运营管理、运营结算、保险服务以及税收管理等功能,该平台于2012年正式上 线,目前已经在天津、新疆、河南、江苏、江西、重庆等地落地运行。“仅在重庆地区,平台落户不到半年时间,入驻的企业用户就达到30多家、车辆1000多 台,平均每天有300条到500条发货信息发布。”重庆安联程通信息技术公司总经理代明波说。

      “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货主企业对物流服务效率和质量的高要求日益常态化。”代明波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信息化技术来协调货物和运力间的配送关系,可以推动物流业从原来封闭式、粗放式发展转向可视化、透明化和集约高效化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公路运输行业营改增税费抵扣源头缺失,运输企业税负普遍偏高的问题,安联程通信息技术公司还着力探索“互联网 物流 税务”的货运业转型新路径。

      采访中了解到,陆路管理运输信息管理与交易平台是当前全国唯一已经实现与国税金三系统对接的物流信息平台,通过平台赋予了每个单车司机一般 纳税人的身份,再以交易平台内真实的物流数据为基础,将交易数据推送至国税系统,帮助企业根据实际业务提交开票申请,从而获得单车道路运输增值税专用发 票。业内专家表示,通过这一平台,一是解决了单车开票难和委托单位进项税抵扣的问题,从源头实现企业依法纳税;二是堵塞税收征管漏洞,有效防范增值税票的 虚开,解决了困扰已久的货运业业务真实性监管难题,减少国家税收流失。
 

 2. 柴油车国五标准实施时间表出台 16-1-15      来源:商用车新网
http://www.cvworld.cn/news/policy/chanye/160114/102002.html
       1月13日,记者从可靠的内部渠道得知,行业关注的国五实施时间表正式出台,通知如下: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严格控制机动车污染,全面实施《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五阶段)》(GB18352.5-2013)和《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段)》(GB17691-2005)中第五阶段排放标准(以下简称国五标准)要求,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根据油品升级进程,分区域实施机动车国五标准

      (一)东部11省市(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和海南省)自2016年4月1日起,所有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油车、轻型柴油客车、重型柴油车(仅公交、环卫、邮政用途),须符合国五标准要求。

      (二)全国自2017年1月1日起,所有制造、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油车、重型柴油车(客车和公交、环卫、邮政用途),须符合国五标准要求。

      (三)全国自2017年7月1日起,所有制造、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重型柴油车,须符合国五标准要求。

      (四)全国自2018年1月1日起,所有制造、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柴油车,须符合国五标准要求。

      二、汽车生产、进口企业作为环保生产一致性管理的责任主体,应按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布其生产、进口机动车车型的排放检验信息和污染控制技术信息,检验合格方可出厂销售,确保实际生产、销售的车辆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三、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开展机动车环保达标监督检查,对新生产、销售不符合排放标准要求车辆的,严格依法处罚;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车用燃油管理,推动油品升级,确保燃油质量。
 

3. 重卡趋向高端化 合资品牌有望迎来春天16-1-15      来源:卡车之家
http://www.cvworld.cn/news/truck/tknews/160115/102063.html
       中国重卡行业合资品牌众多,但是销量一直没走在前列,相信价格高是唯一的原因。

      重卡行业第一个合资潮是在本世纪初,当时正值中国卡车市场复苏并向重卡转型。当时有限的几家国内卡车企业与国外公司洽商合资、合作事宜,如一汽与奔驰、东风与雷诺、中国重汽与沃尔沃、江淮与现代等。但在国内市场,进口和合资品牌的卡车销路一直走低,再加上中方企业不满外方压低自主品牌的价值,大部分的合资合作意向胎死腹中。合资硕果仅存的国内第一个被批准的重型汽车合资项目———中国重汽与瑞典沃尔沃合资项目,在长达9年的“爱情”长跑、6年的“婚姻”之后,2009年11月双方也不欢而散。

      说到中国重卡行业的第二股合资热潮,大家肯定会想到2009年,五年前,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与全球卡车巨头德国曼公司在香港签署了包括股东协议、技术许可协议、股份购买协议、可转换债券认购协议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文件,双方宣布,在技术和资本层面进行长期战略合作。同年的8月7日,福田汽车和戴姆勒签订合作意向书,双方按照50:50股权成立中重卡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将生产福田欧曼中重卡产品和奔驰OM457发动机,合资公司的中重卡产品将使用福田欧曼品牌。在加上之前本就合作的广汽日野、上汽红岩依维柯等合资品牌企业,重卡行业自主品牌寥寥无几。

      近两年,合资潮仍然风头不减,2013年1月26日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沃尔沃集团公司建立战略联盟,今年或将成立合资公司。四川南骏和韩国现代合资项目四川现代生产的高端重卡创虎也即将上市。华晨汽车内部相关负责人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华晨与俄罗斯重卡生产企业卡玛斯的合作项目有望在今年底前正式签约,未来该合资公司生产的产品主要进入重卡领域。”

      这意味着中国的合资品牌逐渐走向成熟。国外重卡巨头寄希望于庞大的中国市场,因此纷纷降尊纡足,将最先进的产品拿到中国来生产的销售,通过合资实现本土化生产,降低成本。与此同时,对于中国商用车企而言,不仅在重卡产品技术上获得到了大幅提升,并且培养了大批技术和管理人才,两者各取所需、互惠互利。

      而在众多的重卡合资企业中,他们更看重的是产品质量,中国重汽集团副总经理于有德之前接受记者专访透露,重汽在与曼公司的合作过程中,中国重汽不仅从曼公司那里成功得到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动机、车桥及整车技术,同时学到了产品开发思路、业务流程以及管理方法,更学到了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实现了人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中国重汽与曼合作以后,技术层面,无论是从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舒适性方面都得了提升。中国重汽曼技术产品从去年推出以后,各项指标通过了曼公司专家的认可,而且也经过了市场的鉴定,从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都达了市场预期目标。

      广汽日野相关负责人之前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广汽日野作为一家合资企业,从成立之初就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我们产品全部采用日野的标准,通过厂商与供应商的共同努力,把零部件的质量标准要达到日野的标准,在质量管理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广汽日野派出了五批技术专家,工艺专家,还有品质管理方面的专家与日野公司联合组成了工作团队,分期分批到供应商那里,与他们一起来改进工艺、设计和质量管理,目前我们实现80%以上的国产化,质量非常有保证。

      但是随着重卡行业发展趋向高端化,物流运输业经营发展向集约化转变,重卡产品也已逐渐从低端经济型往中高端市场过渡,相信除了价格之外,产品品质也逐渐被用户所接受。合资品牌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4. 三一重工率先在国内推出预制件专用半挂车 16-1-15     来源:重型车网
http://www.cvworld.cn/news/truck/private/160114/101993.html
      在欧洲地区,预制件、玻璃之类的特殊货物都是由专门的挂车进行运输,然而在国内,这些货物的运输车辆则与普通货物并没有区别,一辆17米5低平板或者13米栏板车装个A字架就可以运走。但随着国内物流市场的转型,挂车专用化的程度必然会越来越高。针对这样的趋势,三一重工首先在国内推出了第一款预制件专用半挂车。这样的挂车估计很多朋友都没有见过,那就一起来看看吧。

      早在去年秋季,这款型号为SY9400TYC的预制件半挂车就已经出炉,并亮相第十三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宣布三一集团全面进军建筑领域PC(预制混凝土)产业。这款预制件专用半挂车的最大特点在于三轴全部采用独立悬挂形式。为了装运整块预制件,挂车采用独立悬挂形式有效降低了车身高度,挂车内部采用空腔的设计形式,底部车架上方两侧有滑轨状的托架,用于承载专用的预制件托架。车轴悬挂采用油气悬挂(也就是我们常熟的液压悬挂),减轻了行驶过程中的弹跳量,避免运输途中货物的损坏。装载空间尺寸为9.5mX高3.75mX宽1.5m,设计允许总重40吨、额定载重量29.5吨、整备质量为10.5 吨。

      SY9400TYC半挂车采用了尺寸为385/65R22.5 20PR的宽基单胎,使用这个尺寸的轮胎好处在于降低自重,控制车身尺寸(如果采用并装双胎形式宽度将有所增长,载货空间将减少)。以预制件专用托盘的形式装载货物,借助液压起升装置实现托盘的装卸,方便卸载的同时提升了运输的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预制件半挂车的牵引销部分由于比较高,生产厂家为了匹配挂车,专门采用了液压杆来降低牵引销高度,以达到最佳的运输高度。

      这样的预制件专用半挂车虽然非常有看点,但是高昂的售价仍然是阻碍它普及的一个障碍,据了解,这款三一重工预制板半挂车的售价超过70万。看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将是一款非主流的挂车产品,但随着国内市场的发展,这样的专用化半挂车必然会越来越多的。
   

5. “十三五”客车电池什么样  16-1-15     来源:中国客车网
http://www.chinabuses.com/buses/2016/0115/article_68451.html
      中国电动汽车电池技术起步于“十五”期间,科技部电动汽车重点专项起步开始推动中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研发,当时主要是镍氢电池和锰酸锂电池;到“十一五”的时候,磷酸铁锂电池的发展支撑了国家电动汽车的发展直到“十二五”初期;在“十二五”后期,科技部重点的研发转向了三元锂离子电池。现在进入了“十三五”,我们国家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尤其是客车动力电池是什么发展方向呢?

  2016年1月13日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在北京召开媒体恳谈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就“十三五”我国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回答了中国客车网的问题。

  “十三五”客车电池什么样?

  欧阳教授介绍说,就动力电池而言“十一五”我们国家研发的角度,磷酸铁锂是主导,“十二五”刚开使用的多也是磷酸铁锂,后期是三元锂离子电池,到了目前阶段,考虑到磷酸铁锂电池已经比较成熟,所以“十三五”我们新能源汽车专项并没有安排磷酸铁锂的项目,尤其是针对大客车,我们要重点开发寿命长、更安全、大功率类型的电池。

  他指出,动力电池具体的研发方向有两种,一是进一步提高三元正极配石墨负极,但这种材料到300瓦时的时候,就不再安全了,因为比能量进一步提高时,正负极的材料都要发生变化,未来负极可能要加硅,是硅钛复合的负极,这是一个重点方向。

  另一个重点是要开发应用于客车的高功率、长寿命电池,包括负极用钛酸锂的、正极用三元的,这样比功率可以到3千瓦/公斤,比能量到120瓦时/公斤,寿命到1万次以上。

  从我们国家城市人口密度和交通状况来看,公交客车的负担非常大,这就需要动力电池不仅是安全的,还需要快充、还需要长寿命。而作为家庭乘用车,一年也就开1万公里左右,平均每天就开几十公里,对寿命要求不高,电池很容易满足。但客车就不一样了,很多客车每天能开250公里左右,对寿命的要求比乘用车高一倍以上。另外公交车运营规定通车年限是8年,一般的电池满足不了公交车8年寿命的要求。这也就是我们“十三五”要重点研发新能源客车动力电池的方向:长寿命、高安全、大功率。

  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哪个好?

  欧阳教授说,我曾经在各种场合多次建议大客车要用磷酸铁锂电池,这是指正极是磷酸铁锂、负极是石墨的电池。这种材料热稳定性好,相对来说当然更安全。至于我说的“乘用车用三元”,指的是正极是三元、负极是石墨的三元电池。这种说法的一个伏笔是,因为我们还有正极是三元,负极是钛酸锂的材料,电位比较高,安全性也比较好,可以在客车上用。

  正极有几个因素,一是热稳定性,一是指倍率特性,也就是动力性。电池的要求包括安全性、动力性、耐久性,一种材料往往不能很好地把这“三性”结合在一起。

  磷酸铁锂的缺点一是比能量低,二是低温性能差,这就导致续驶里程不佳和冬天性能差两方面劣势。这对乘用车来讲是非常不利的。但是客车跟乘用车要求完全不一样。大客车载满乘客,一旦出事,别说着火,就是冒烟,里头的有害物质对乘客危害也是很大的。因此客车安全必须排在第一位。

  至于低温性能不好,其实对客车来讲不算大问题,因为公交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来服务,低温问题很好解决。同理,公交客车行驶的是固定线路固定充电,续驶里程长短可以预估,再不行多装点电池就能解决问题。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电池动力性包括比能量和比功率,磷酸铁锂的安全性很好,热稳定性很好,但倍率特性,或者说比能量不是很高,这就限制了他在乘用车上的性能。因为乘用车首要考虑的就是续驶里程。要想续驶里程长,只能把比能量做高,同样的电池,储的能量多才能跑得远,这方面磷酸铁锂跟三元相比,就有了劣势。

  另外,磷酸铁锂最高单体电池超不过150,现在我们能做到的是130。但是预计锂离子电池我们国家技术到2020年要做到300,甚至可能还会到350。因为锂离子虽然单看安全性,不如磷酸铁锂,但它结合了三种元素结,兼顾了三种特性,相对来说是要有优势,值得推广。
 

6.从五个数据看中通客车2015年的“转型与质变”  16-1-15    来源:中国客车网
http://www.buses.cn/news/201601/18_10877.html
  ,      2015年已渐渐远去,回首这一年,对中国客车业来说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一年。这一年,传统客车销量及海外出口回落,但新能源客车销量直升,市场份额已超过30%。虽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全年数据,但据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专家预测,2015年全年新能源客车销量将超过8万辆。

  近日,中通客车发布了年度营销数据,2015年中通累计销售新能源客车10498台。10498台是什么概念?按照全年销售8万余辆的预测,2015年每卖出8台新能源客车,就有1台来自中通。2015年,无疑可以说是属于中通的“新能源客车年”。1/8只是中通客车在新能源上的数据,这一年,中通客车有着太多亮点。下面,我们就通过几个数据来梳理中通客车的这一年。

      “绝无仅有”的60%——新能源客车的总销量占有率

  据中通客车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全年中通累计销售各类客车17599台,同比增长37.5%。其中新能源客车销售10498台,占到了总销量的60%。这一数据,在客车行业中是绝无仅有的。此举,也正符合了中通客车“节能与新能源客车领导者”的行业地位。成绩的取得,有着政策刺激的因素,更根本的来自于中通客车在新能源客车多年的产品和技术积累。

  在纯电动客车领域,2015年中通销售纯电动客车共计8387台,占到了其总销量的48%。中通客车纯电产品已成为中通新能源客车增长的主力,其涵盖了6.5米、8.5米、10.5米、11米、12米等车型,并包含快充式、快换式、增程式及双源无轨电车等多种产品。2015年,中通V6、V8等纯电动产品成为行业新能源市场上最畅销的车型。其中,V6更造就了一次性交付600台的2015年新能源客车第一大单。

  356%的增长率——新能源持续发力,保证竞争优势

  2014年,中通实现销售新能源客车2300台,同比增长44%。而到了2015年,中通新能源客车的销量为10498台,同比增长率达到了356%。这个成绩,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令人咂舌”的。惊喜成绩的背后,是中通新能源客车长久以来的竞争优势,这包含了对未来市场的把握与预判。

2015年,中通客车持续完善其新能源客车产品谱系。2月初,中通客车发布其包括P11、P12、P13在内的P系列插电混动旅游团体客车新品,成为行业内首个形成全系列插电混动旅团产品型谱的企业。另外,2015年年中,针对V6的良好表现,中通客车推出了V6商务版即LCK6670EVG。在8米纯电动的车型上,中通发布了两款V8纯电动产品,分别是LCK6808EV、LCK6850EVG,其中LCK6850EVG在问世不久就取得了湛江200台的订单,市场反应火热。

  2015年10月,中通客车推出了AMT版高级纯电动客车,并拓展至V6K、V8K、V10K、V11K、V12K等全系列产品,引起行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2015年12月,在一年即将结束之际,中通客车接连“出招”,先后推出了“轻舟”及“蓝迪”两款纯电动轻型客车,拉开了中通客车轻型纯电动客车发展的大幕,将自己的新能源产品成功延伸到轻客领域。

  产值增长96%——转型升级迈向“双百亿”

  2015年,中通客车总产值实现83亿元,同比增长96%。如此,中通客车的“双百亿”梦想已不再遥远。在2015年之始,中通客车将主题词定为“转型、跨越、责任”,围绕着这一主题,在进入新基地的第一个完整年里,中通客车可以说是打了一个“漂亮仗”。

      随着复杂多变的行业形势,中通客车在2015年以新能源客车尤其是纯电动客车为突破口,实现转型发展,企业产值增幅居行业首位,主流企业收入增幅第一,电动客车跃居行业前二位,6米以上客车整体居行业前三位。中通客车的行业地位更加稳固,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

  未来,新能源客车的补贴政策及市场需求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其发展的总体趋势不会转变。

  20000台的开端——海外市场迎新起点

  2015年3月中旬,中通客车第2万台出口发车庆典暨出口非洲高档大客车交车仪式在中通客车厂区内成功举行。此举标志着自2003年中通客车开展海外营销业务以来,中通客车海外市场保有量成功突破两万辆。

  2万台客车出口海外,是中通客车国际化的新起点。此次交付非洲订单完成后,中通客车在海外市场有占率从2011年的10%提升至20%左右,中通客车离“海外业务占公司整体的1/3”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10%的市场占有率——华南市场突飞猛进

  长期以来,中通客车在国内的传统优势区域为北方市场。其中,像山东、河北、河南、天津、辽宁等省市区的公交客运市场,中通客车拥有了绝对的市场优势。近些年,随着产销水平、客车品质的提升,尤其是借着新能源客车发展的良好契机,中通客车不断调整营销策略,转变营销思路,在华南市场的占有率也逐年提升。

  目前,在上海、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江西、贵州、四川等省市,中通客车都实现了大批量的订单销售。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中通客车在华南市场的保有量已上升到了近10%,基本符合了中通客车在行业的地位。
 

 

为中国汽车厂家服务 为中国经济发展和汽车工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