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首页
行业新闻
国内乘用车
进口及国外乘用车
后市场
商用车
车市解读
周度
月度
指数
预测
统计数据
发布会报告
上海市场上牌数
京城车市
进口车市场分析
二手车市场分析
价格指数
热点评述
新能源月报
商用车月报
政策分析
经济与政策
一周经济
一周政策
乘联分会论坛
论坛文章
两会
车展看点
关于我们
协会简介
协会动态
联系方式
乘联会大事记
商用车市场简讯第851期
发布时间:2015-12-01 16:22:39
浏览量:1408次
乘联会每日新闻
新闻标题
行业信息
1. 天然气价格大降后 天然气商用车市场仍无优势
4. 重卡发动机格局改变 潍柴要力保25%市场份额
2
.
6-8米新能源客车补贴过度 纯电动仍是主攻方向
5. 福田目前有75个车型入选免征车辆购置税车型目录
3. 皮卡新锐看端倪 产品越来越有欧美范儿
6. 第5万辆!金旅树起自主品牌客车出口新高度
新闻详情
1.
天然气价格大降后 天然气商用车市场仍无优势
15-12-
01
来源:方得网 作者:姚蔚
http://auto.gasgoo.com/News/2015/11/30053639363960350115915.shtml
在对天然气价格进行了一番相对深入的研究后发现,之前很多“砖家”的说法,长期误导商用车行业。近来,一些“柴油十几次降价赶不上天然气一次降价的 言论”也让很多行业人士认为天然气汽车又有了明显的运营优势。本文列出了关于天然气价格的两个可能的误导。商用车生产商、经销商以及用户,都应当对天然气 价格仔细研究后,再决定投资方向。切不可草率做出决定。
在认真研究从2013年开始的全国各地气柴价格以及查阅大量资料后认为,天然气汽车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相对柴油车仍无优势。(一般公认,气柴价格比在0.7以下,天然气商用车比柴油车更有优势)。同时,有些媒体对于天然气价格的说法,有些误导。
误导一:油价下调11次,不比天然气一次降价狠
近日发改委的天然气降价通知一出,马上有文章解读说:“截至11月17日24时发改委对成品油的调价,2015年国内成品油市场一共经历22次调价 窗口:7次上调,11次下调,4次搁浅,涨跌互抵后,折合0号柴油下调0.49元/升。而18日发改委宣布的天然气价格下降,仅一次就有7毛之多。油价下 调11次,不比天然气一次降价狠。”该文还指出“这是天然气价格,年内第二轮下调。”
这篇文章说,柴油虽然一个劲降价,但是比不上天然气一次降价那么狠。另外,今年天然气已经降过一次价,而天然气11月20日的一次降价,就比全年柴油降11次的幅度都大。看了这篇文章,基本都会潜意识地认为,现在天然气价格相比柴油,应该有优势了。
方得网仔细分析了从2010年开始的全国各地天然气的价格,发现,跟油价变动频繁相比,天然气价格一直相对稳定。从2010年到2014年,一共只 有三次调价。第一次,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提高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的通知》中宣布:“从6月1日起,天然气基准价格提高230元/千 立方米”。“各地要按照与90号汽油最高零售价格不低于0.75:1的比价关系,理顺车用天然气价格。”此文件一出,造成全国各地CNG价格涨幅很大,比 如:四川从2.7元/立方米涨到4元/立方米,涨幅近50%;
第二次,2013年7月10日,发改委又调整非居用天然气价格政策,全国平均门站价格由每立方米1.69元提高到每立方米1.95元;
第三次,2014年9月,发改委再次出台非居民用门站存量天然气涨0.4元/立方米的政策。
实际上,根据中国天然气使用量,存量气约占80%,增量气约占20%,从这一比例可以看出,此次调价后,占有80%比例的存量气价格是上调了0.04元/立方米;只占天然气供应20%比例的增量气,价格下调0.44元/立方米,平均起来,我国的天然气价格几乎没有变化。
因此,很多文章称11月20日的天然气价格下降,是今年以来第二次天然气价格下降,这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另外,就是柴油价格在2014年已经有了很大幅度的下降。2014年1月,我国各地的柴油平均价格为7.3元,而在2014年12月,全国柴油的平均价格已经跌至6元。
因此,在2014年底的时候,LNG天然气全国的平均价格跟2014年初基本持平,仍为4.5元/方。此时,按平均值来算,天然气相对柴油的价格比为75%,已经超过了公认的气柴价比应在0.7以下才有优势的比例。
事实上,因为2014年柴油价格的不断下跌,到了年末,在我国的21个省份中,气柴价比超过0.7的省份多达14个,气柴价比在0.65~0.7的省份有4个,气柴价比在0.6~0.65的省份有2个,没有一个省份的气柴价比在0.6以内。
对比一下2013年12月的数字,当时还没有一个省的气柴比超过0.7;气柴价比在0.65~0.7的省份有9个,气柴价比在0.6~0.65的省份有8个,有4个省份的气柴价比在0.6以内.
因此,如果仔细看一下2014年年底我国各省的气柴价格比,就会明白,2015年的天然气商用车,将会在全国14个省相比柴油车都没有经营优势;仔细研究室一下,气柴比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就会明白,2015年天然商用车的大跌是大概率事件。
其实,2013年年底的气柴比2013年7月天然气涨价之前,已经是提高了。2013年8月,21个省中,气柴价比没有一个省份超过70%,65%~70%的省份有5个,60~65%的省份有11个,60%以下的省份有5个。
2014年气柴价格比持续提高,这也可以解释,2013年天然气货车的增速为119%,而2014年天然气货车的增速就已经下降到36.8%,增速大幅下降。
因此,单纯对比2015年天然气降了0.7元,而柴油降了11次才降了0.49元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在2014年全年,柴油价格大跌了近2成,而天然气价格不降反升。因此,要比较,就应该比较现在这个节点,到底全国各省市天然气和柴油的比价是什么。
误导二:天然气降价后天然气汽车就有经营优势了
11月20日,天然气大降7毛,降幅确实非常大,那是不是这个降价后,天然气商用车就有优势了呢?还是要看一下各地的气柴比。
因为全国各个城市的天然气价格调整还没有全部公布,根据方得网的调查来看,下降的幅度有0.53元/方,有0.6元/方,还有0.7元/方,总体看 来,还没有超过0.7/方,方得网对于没有查到调整价格的,均按照降价0.7元/方来做乐观的测算。测算的结果是全国21个省,平均的气柴价格比是 0.72,这显然还是在0.7之上。另外,在这21个省中,有13个省的气柴价格比超过了0.7,有4个省的气柴价格比在0.65~0.7之间,3个省在 0.6~0.6之间,有1个省在0.6以下。
由此可见,在天然气价格调整后,21个省份中的13个省份,天然气商用车都不具备运营成本的优势,这相比2014年初气柴比超过0.7的14个省份, 仅仅才减少了一个。
这说明,即使天然气降价幅度如此之大,但是天然气商用车相比年初,其运营优势并不明显,因此,未来的天然气商用车不要说会大幅上升,就是同比能不能上升,都是个问题。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天然气价格大幅下调后,天然气汽车在某些省份的经济性会再度显现,但是,这个“某些”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2.
6-8米新能源客车补贴过度 纯电动仍是主攻方向
15-12-
01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刘万祥
http://auto.gasgoo.com/News/2015/11/30054055405560350118151.shtml
欧阳明高是全国政协常委、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同时,也是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 的资深专家,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解读此前已在各大论坛都有所提及,想必各位看客都已十分熟悉。此次。我们根据最新内容提取出关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 池产能、燃料电池发展方向以及下个五年新能源汽车主攻方向三大亮点为读者奉上。
11月25—27日,由中国汽车技术 研究中心等联合主办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经验交流与发展研讨会上,欧阳明高以“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展望”为主题发展演讲,基于目前新能源汽车 发展现状,提出三大新观点:动力电池产能2017年过剩、燃料电池车2020年实现商业化、新能源汽车2020年实现500万辆销量。
据统计,今年6-8m的纯电动客车产量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77%。对此,欧阳明高表示,与乘用车市场不同,纯电动客车市场的发展受政策的影响非常严重,尤其 是目前存在部分车辆拿到补贴购买后不使用问题。所以补贴政策的对市场作用的合理性有待改善。此外,他还呼吁,12m大客车安全性问题也值得关注,尤其搭载 三元锂电池的客车更应该引起车企重视。
关于核心动力电池,欧阳明高认为动力电池技术路线还是比较合理的。从不同车型搭载电池种类看,客车领域搭载电池以磷酸铁锂为主,占比达88%,三元 锂电池仅占12%;乘用车领域,搭载三元电池占比达69% ,磷酸铁锂电池占比29%,锰酸锂电池占比只有2%。从电池消耗量看,客车部分电池消耗超过了60%(纯电动客车占比约54%),占比偏大,而且客车的电 池质量很不一致,全国客车厂多如牛毛,而且地方保护比较严重,欧阳明高认为这应该也是推广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
总的电池用量,1到9月份用量是60亿瓦时,估计全年突破100亿瓦时,2020年600到1000亿瓦时。根据电池行业的报告,今年电池投产大概1000 亿瓦时,在建和拟建的电池工厂已达1800亿瓦时,基本满足到2020年的需求,今年供不应求,明年下半年基本平衡,后年总体将过剩。但是,高质量的电池 永远是供不应求的,性能价格比好的电池永远是供不应求的。
燃料电池动力系统2020年实现商业化
欧阳明高表示,燃料电池科技进步非常快,燃料电池膜电极之前一个千瓦需要3克,到现在只需要0.3克,降低了10倍。燃料电池电堆技术也出现重大突破,每升3千瓦以上。不仅做轿车用,将来还要做飞机的,会达到每升六个千瓦。
燃料电池发动机越来越小,负荷载量越来越低。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估计2020年在燃料电池客车方面会商业化,燃料电池轿车也会启动商业化。其不是纯粹的燃料 电池汽车,而是燃料电池和电池的混合。欧阳明高认为在中国适合推广的是混合型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成本可以大幅下降,寿命也会大幅提高。
纯电动仍是下个五年主攻方向 202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500万辆
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较大的趋势是能源互联网、汽车车联网、信息互联网的相互融合,在这个基础上欧阳明高表示,“十三五”也将在动力的深度电动化、车身底盘的 轻量化、整车智能网联化三个方面展开。电动化只有和轻量化、网联化结合才能真正解决电动化技术带来的电池重量增加和里程限制的挑战。关于三大系统,欧阳明 高表示,纯电动力系统将是下个五年主攻的系统;增程式、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是将来主流系统;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是面向未来的动力系统。其中,插电式的核心问 题是高性能和低能耗的平衡。“插电式把动力性做好比较容易的,但是怎样在这个基础上把油耗降低,尤其是不插电使用时的油耗。国外大规模引进市场,估计三年 之后插电式会形成非常激烈的竞争。”欧阳明高如是说。
最后关于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欧阳明高的观点还是一如既 往的坚信,在2020年500万辆目标可以实现。另外他补充道:“当然,我也不希望超过的太多,如果说超过太多也不是什么好事。今年30万、明年90万、后年200万,这有问题。2020年销量200万左右,保有量500万左右是比较合理的目标。”
3.
皮卡新锐看端倪 产品越来越有欧美范儿
15-12-
01 来源:中国皮卡网
http://www.360che.com/news/151130/49158.html
1、外观造型设计上: 从近几年推出的国产新锐皮卡车产品不难发现:新一代皮卡正在从传统日本皮卡风格向欧美风格以及日美混合型衍生嬗变,并大量揉进了人性化、科技化、质感化的轿车设计元素,特别是大量汲取SUV的外形设计理念,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力,因此无论在外型设计还是在内饰配置上,乘用车化的趋势越来越彰显出来。
大型化趋于美式如F150猛禽彪悍威猛拉风造型、中型化克隆SUV多功能风格、小型化拷贝轿车(CAR)乘用车驾乘用舒适的功能,并向“高、大、上”跨界方向发展趋势。形成了经济级、中端、中高端(现国产没有真正的高端皮卡车)三个档次和长短轴矩、单排、排半和双排,汽、柴油、CNG双燃料、电动皮卡,以及两驱和四驱前、改装掀背式与皮卡底盘改装的房车,形成了“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多车型多品系化产品。
2、 动力引擎配置上: 现阶段,国产皮卡车(含合资皮卡车企),基本标配搭载的为:1.9T的D19TCID1发动机,2.0T柴油发动机、2.5T柴油发动机、2.8T柴油发动机和2.2L、2.4L汽油发动机,3.0L柴油发动机。目前涡轮增压、高压共轨、缸内直喷等先进技术2.8L柴油机已成为准黄金排量的标杆机型,如江西五十铃D-MAX搭载了五十铃最新一代4JK1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09马力(80kW),低转速下也可达到320Nm高峰值扭矩。
皮卡新锐看端倪 产品越来越有欧美范儿
此外,搭载国IV排放标准五十铃JE493ZQ5C共轨发动机、汽油车型匹配2.4L三菱4G69发动机,采用DELPHI控制系统、与康明斯2.8T柴油发动机和纳威司达2.8L涡轮增压高压共轨发动机,配备6档手动变速箱以及AT自动档已成为一种时尚。节能环保和大功力、手自一体皮卡车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3、车身车架设计上: 近年来,轻量化设计理念已经成为主流趋势,此外先进科技的应用来降低整车油耗。整车采用全封闭承载金属车身结构设计,采用高强度钢板,国际标准的16道阴极电泳。采用分段叠焊式车架,矩形前防撞梁+可溃式大梁,吸能式前后保险杠有效缓冲车辆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四门内置双防撞高强度防撞加强梁,车门一次冲压成型,具有良好的抗弯及抗扭性能,可有效保护整车在通过恶劣路况时不会因为车架变形造成损坏,全面保证整车安全。同时,货箱采用喷涂货箱宝处理,能够避免物品划伤及冲击,同时也有效保护了货箱内部油漆,以免长期使用产生锈蚀现象。
4、前后悬架设计上: 皮卡车的前悬挂主要有三种,双叉臂悬挂、双横臂悬挂和麦弗逊悬挂。后悬挂主要为钢板弹簧+筒式减震器双重减震。空载的时候,筒式减震器发挥作用,能显著提高舒适性;重载的时候钢板弹簧和筒式减震器一起作用。目前,新锐皮卡车悬挂系统主流采用的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前悬为不等长双叉臂结构,后悬架选用钢板弹簧式非独立悬架+筒式减振器+缓冲垫的三重减振方式。还有前悬架采用先进的四驱双叉臂结构,将螺旋簧与双叉臂悬架匹配,后悬挂采用上托式后悬架结构+变截面3+2钢板弹簧+筒式双向减震器等形式。
5、 车身货厢三围空间上: 现阶段新锐皮卡车在趋向美系皮卡发展,主要表现在车身“三围”的加长、加宽和加高,这样增加增强了货运功能与市场竞争筹码,而且更便于底盘的改装与专用之功能。
如长安汽车立将面市的首款新皮卡的货箱长度达到了2020mm,车长度达到5535mm。再如福迪雄师F22整车长/宽/高的尺寸为5585/1720/1710mm,轴距的尺寸为3380mm,1835mm超长货箱。黄海N2皮卡的整车长宽高为:5560毫米×1840毫米×1830毫米,轴距3405毫米,货箱尺寸为:1815毫米×1520毫米×515毫米。郑州日产锐骐长货箱皮卡为:长/宽/高分别为5395×1690×1650(mm),轴距为3365mm。其货箱尺寸为:1800*1390*430mm。
6、 整车功能配置上: 在功能高配皮卡车型上,配置有一键启动功能、真皮座椅、电动座椅、ABS+EBD、胎压监测系统、环保自动空调、中控锁、动力转向、可调式方向盘、电动升降玻璃、防眩目电动后视镜、铝合金轮毂、双安全气囊、四门电动车窗、电动天窗、儿童锁+行车自动落锁、前雾灯、四门防撞杆、发动机防盗、USB+DVD+GPS、4G/WIFI连接、可调大灯等轿车电子控制技术、中控台大屏液晶显示仪集合了蓝牙、可视倒车等功能、后视镜处集成行车记录仪、集成可视倒车以及娱乐系统于一体化配置,以及发动机防盗,车身防盗、遥控中控门锁、定速巡航等高科技安全性配置。
7、阿主被动安全上: 近年来下线上市的中高端皮卡基本上采用ABS和EBD,前盘后毂制动和双回路四通道油路系统模式,配置大尺寸制动盘,双缸制动主泵,分别提供制动能量,以及独立前、后轮分缸式X形交叉双管路液压刹车系统,并配备发动机防盗、泊车辅助、胎压监测、行车电脑、GPS导航等高端智能配置。有些品牌皮卡车在制动系统上,采用了博世第九代最新版本ABS+EBD和采用德尔福ABS+EBD。
4.
重卡发动机格局改变 潍柴要力保25%市场份额
15-12-
01 来源: 中金汽车研究
http://www.cvworld.cn/news/usecar/parts/151201/99659.html
潍柴动力近日表示,重卡销量11月仍不见回暖迹象,寄希望于明年。今年前10个月重卡销量为45.4万辆,同比大幅下滑28.2%,目前看11月仍无回暖迹象。
福田康明斯ISG发动机的投产改变了重卡发动机竞争格局。潍柴动力今年前10个月的发动机销量约为15万台,其中75%为重卡配套。今年公司主要的下游客户为陕汽、福田和江淮。随着福田康明斯ISG系列发动机的投产,公司在福田重卡的配套比例有较大幅度下滑。今年前10个月福田重卡销量为60238辆,预计福田康明斯的配套量在3.5万辆以上。
潍柴动力表示要力保重卡发动机25%市场份额。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在国内重卡发动机市场的销量为6.49万台,份额下滑至22%,而公司要在重卡发动机市场保持龙头地位,需要将市占率保持在25%以上。年产量在5万台以下的重卡发动机厂家没有规模效应,长期来看难以实现盈利。潍柴未来如何再次引导行业去重卡发动机产能将是一个需要解决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
潍柴动力正苦练内功降成本。潍柴动力优秀的管理能力使得其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但原有55万发动机产能导致利用率偏低和潍柴控股集团内部相似产品的子公司较多是影响公司竞争力的两个负面因素。因此公司目前需要通过合并同类项、裁减冗员等措施苦练内功降成本。此外,将非核心业务部分或整体出售,也可以将公司有限的资源集中到核心产品上。
开源与节流相配合,积极发展林德液压和开拓其他柴油发动机市场。林德液压2014年全球收入20亿元人民币,潍坊工厂已投产,第一期产能8000台,预计今年销量5000台,收入1亿元,计划到2020年产能达到10万台/套。此外公司积极开拓客车、发电设备、农机和叉车等非车用柴油机市场。
,
5.
福田目前有75个车型入选工信部免征车辆购置税车型目录
15-12-
01 来源:第一商用车网
http://www.cvworld.cn/news/sycnews/sector/151201/99651.html
福田汽车12月1日公告显示,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公告《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六批)》,福田汽车欧辉客车、高端轻卡欧马可、轻型客车蒙派克共有14个纯电动车型和8个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入选,具体车型信息详见下表:
《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一批-第五批)》福田汽车共有53个车型入选(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在《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2014-064、086、107、030号和2015-060号临时公告)。截至目前,福田汽车共有75个车型入选《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
福田汽车长期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产业化,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广与使用,有利于降低 PM2.5 排放,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造成的污染。
6.
第5万辆!金旅树起自主品牌客车出口新高度
15-12-
01 来源: 汽车市场网客车频道
http://bus.automarket.net.cn/file/syc/201512/30_9_0_95210_1.html
11月30日,厦门金旅第50000辆客车出口海外发车庆典暨以色列137辆欧VI公交车交接车仪式在厦门金旅海沧基地隆重举行。这标志着厦门金旅成为国内大中型客车业为数不多海外出口总量突破5万辆的企业之一,也标志着中国自主品牌客车出口达到新高度,更标志着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制造”客车再结硕果,捷报频传。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5万辆,对于大中型客车出口领域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标志性意义,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达成。
今年1—10月份,中国客车整体出口额下滑12%,但是以金旅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却仍然顽强地实现了增长。据统计,仅前三季度,金旅的海外销售额就已达到1.3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0%。而此次的第5万辆,再一次雄辩地证明,中国自主品牌客车好样的!
更值得点赞的是,第5万辆,标志着以金旅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客车已经开始真正扎根于海外市场,并具备了可持续增长的能力。早在2003年,金旅便开始了海外市场寻梦之旅,是中国最早开展出口业务的客车品牌之一。随着出口量的增长和对拓展海外市场的不断了解及深化,金旅认为,开拓海外市场,最终考验的还是掌控市场的能力,不在于一时的得失,而在于稳扎稳打。为此,金旅对待海外市场的策略逐渐向“深耕重点市场,提升产品服务,树立品牌形象”转变,由“走出去”上升为“走进去”,深度融入海外市场,真正向客户提供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和顾问式服务。
而在产品的本地化方面,由于海外市场运营条件差异性大,运营需求更是个性化十足,为此,金旅充分调研当地市场运营情况,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例如,金旅为以色列客户打造样车,并根据当地实地运营情况和客户反馈意见迅速整改等,这种快速响应机制和一丝不苟的责任心获得了以色列客户的高度赞誉,金旅也成为2015年以色列市场国外客车品牌保有量第一的企业。
在当前最热门且代表行业发展趋势的新能源方面,金旅更是中国客车业的先行者。早在2008年,金旅混合动力公交车就在浙江杭州率先投入批量运营。至今,已有超过8000辆金旅新能源客车驰骋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被称为客车发源地的欧洲市场,2014年,金旅与荷兰客车制造商EBUSCO公司合作开发推出了全铝合金车身的纯电动公交车。该车在2015 Busworld“世界客车周”评选中,凭借着更轻更可靠的车身和稳定高效的EBUSCO电驱动系统,以及高可靠性与安全性,击败众多欧洲品牌,一举斩获“Ecology Label 2015最佳生态奖”。
在海外市场,由于金旅一贯坚持的诚信文化且以实力立身,因此不断受到客户青睐,也塑造了中国品牌在海外消费者心目中的新形象,彰显出“中国制造”的实力,守护着“中国制造”的荣誉,为“中国制造”持续加分。以前不久金旅客车出口坦桑尼亚为例,当金旅在竞标中击败欧洲、南美等诸多国际知名品牌,138辆BRT客车发运至坦桑尼亚时,该国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市举行了盛大的项目运营启动仪式,这是非洲大陆除南非以外的第2条BRT线路。活动盛况堪比坦桑铁路的开通,金旅客车占据了新闻媒体的头条,并被诸多媒体大篇幅进行追踪报道。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以色列137辆欧VI公交车批量订单的交付,对厦门金旅乃至中国客车市场来说,都具有重大的突破意义,其创造了“两个第一”——金旅客车首开先河,成为以色列第二大运输公司DAN公司首个整车进口品牌;在以色列今年的客车市场中,金旅客车保有量将达到500辆,从而将击败欧洲高端品牌稳居第一位。
未来,在企业国际化的浪潮下,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支持下,金旅客车将进一步整合国际资源,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充分应用全球领先技术,并广泛引进国际合作,一步一个脚印地向China Bus 3.0的创新时代进发,为用户开发出更经济、更安全、更可靠、更环保、更智能、更人性化的客车产品,同时为客户提供完善的整体解决方案,把自身真正打造成为国际客车主流品牌,向世界客车展现“中国智造”的实力。
为中国汽车厂家服务 为中国经济发展和汽车工业作贡献
上一篇:
商用车市场简讯第850期
下一篇:
商用车市场简讯第852期
行业新闻
国内乘用车
进口及国外乘用车
后市场
商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