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首页
行业新闻
国内乘用车
进口及国外乘用车
后市场
商用车
车市解读
周度
月度
指数
预测
统计数据
发布会报告
上海市场上牌数
京城车市
进口车市场分析
二手车市场分析
价格指数
热点评述
新能源月报
商用车月报
政策分析
经济与政策
一周经济
一周政策
乘联分会论坛
论坛文章
两会
车展看点
关于我们
协会简介
协会动态
联系方式
乘联会大事记
商用车市场简讯第817期
发布时间:2015-10-14 17:18:41
浏览量:1439次
乘联会每日新闻
新闻标题
行业信息
1. 外媒看中国 创新意识将助卡车市场回暖
4.
陕汽重卡2015新型智能环保渣土车品鉴会南昌举行
2
.
客车比货车还惨淡 商用车产销环比激增
5. 中国车企欧洲客车展PK新能源客车
3. 多地严控载重质量 轻卡在城市处境尴尬
6. 政商活动用车,看公务车国产化新常态
新闻详情
1.外媒看中国 创新意识将助卡车市场回暖
15-10-
14 来源:中国专用汽车网
http://www.360che.com/news/151014/46196.html
作为世界第一大卡车市场,国外媒体一直都十分关注中国卡车市场的走势。近期一家Frost & Sullivan的行业研究机构发表了他们对于中国卡车市场的看法。
Frost & Sullivan表示中国商用车市场今后将会得益于中国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2022年中国商用车市场的规模将会达到363万辆。他们认为,当前中国的卡车市场低迷的原因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且卡车企业的创新意识不够强。
虽然目前中国卡车市场低迷,但是Frost & Sullivan表示目前中国的商业贸易在不断增长,电子商务贸易已经席卷全国,对于邮政行业和物流行业来说新增了很多机遇。所以今后,中国的重卡市场和最后一公里配送车辆市场很可能会再次增长。
与此同时,客户的购买力正在逐步增长,终端用户、物流车队和租赁行业需要的卡车已经不仅仅是基础车型的卡车了,他们需要更多的高技术含量的卡车。Frost & Sullivan认为如今卡车企业若想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就必须加强售后服务、增强车辆的技术含量等。中国的卡车生产企业如今应该重新思考自己的产品战略了。
Frost & Sullivan也给中国的卡车企业一些建议,他们认为中国卡车企业应该提高他们产品的附加值,产品的附加值集中在车辆服务、保养、金融、保险和车队管理技术等。虽然如今国内的客户更倾向于购买国产的卡车产品,但是Frost & Sullivan认为中国企业应该更多的和国外先进企业联合,这样有助于他们卡车产品技术水平的提升。
2.
客车比货车还惨淡 商用车产销环比激增
15-10-
14 来源:中国商用汽车网
http://www.360che.com/news/151014/46185.html
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2015年9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商用车9月产销量比上月增长,但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分车型产销情况看,与上月相比,客车和货车产销均呈增长,货车增速更快;与上年同期相比,货车和客车产销有所下降,客车降幅更为明显。
9月,汽车生产189.43万辆,环比增长20.63%,同比下降5.64%,降幅比8月减缓2.80个百分点;销售202.48万辆,自1月、3月后年内销量再次超过200万辆,环比增长21.60%,同比增长2.08%,结束下降趋势。其中,商用车生产27.36万辆,环比增长19.95%,同比下降3.23%;销售27.36万辆,环比增长11.20%,同比下降4.87%。1-9月,汽车产销1709.16万辆和1705.65万辆,产量同比下降0.82%,销量增长0.31%。其中商用车产销248.53万辆和250.87万辆,同比下降12.48%和11.83%。
9月,客车产销4.90万辆和4.79万辆,环比增长12.82%和7.52%,同比下降12.92%和15.30%。其中:大型客车产销均为0.76万辆,环比增长11.70%和19.96%,同比下降6.72%和3.38%;中型客车产销0.66万辆和0.67万辆,环比增长5.87%和0.03%,同比下降17.92%和10.31%;轻型客车产销3.48万辆和3.37万辆,环比增长14.49%和6.59%,同比下降13.18%和18.48%。1-9月,客车产销41.83万辆和41.81万辆,同比下降3%和3.57%。其中:大型客车产销5.48万辆和5.36万辆,同比下降4.82%和7.38%;中型客车产销5.22万辆5.24万辆,同比下降5.23%和6.21%;轻型客车产销31.13万辆和31.21万辆,同比下降2.28%和2.42%。
9月,货车产销22.45万辆和22.56万辆,环比增长21.63%和12.01%,同比下降0.82%和2.32%。其中:重型货车产销3.99万辆和4.18万辆,环比增长32.12%和22.28%,同比下降26.52%和23.16%;中型货车产销1.74万辆和1.65万辆,环比增长37.44%和23.22%,同比下降7.16%和17.75%;轻型货车产销12.05万辆和12.01万辆,环比增长16.02%和10.62%,同比增长9.05%和7.63%;微型货车产销4.67万辆和4.72万辆,环比增长23.38%和4.27%,同比增长9.10%和5.11%。
1-9月,货车产销206.71万辆和209.06万辆,同比下降14.18%和13.32%。其中:重型货车产销40.25万辆和40.88万辆,同比下降31.63%和29.79%;中型货车产销13.46万辆和13.56万辆,同比下降25.58%和25.02%;轻型货车产销114.51万辆和114.59万辆,同比下降8.70%和8.99%;微型货车产销38.48万辆和40.02万辆,同比增长0.05%和2.74%。
1-9月中国品牌商用车销量前十五的企业分别是北汽、东风、长安、上汽、华晨、江淮、一汽、重汽、力帆、长城、金龙联合、陕汽、宇通、唐骏欧铃、成都大运。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9月新能源汽车生产2.83万辆,销售2.8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1倍和2.2倍。1-9月新能源汽车生产14.43万辆,销售13.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0倍和2.3倍。1-9月,纯电动商用车占新能源销量的22%,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占比8%。
3.
多地严控载重质量 轻卡在城市处境尴尬
15-10-
14
来源:汽车市场网
http://www.cvworld.cn/news/truck/tknews/151012/95174.html
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繁荣,但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如空气污染、交通拥堵。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轻卡作为城市货运市场的重要载体,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
“黄标车”是广大卡友们最痛恨的字眼,继去年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淘汰黄标车后,江浙、山东及福建等沿海省份也开始了大刀阔斧的黄标车淘汰工作。淘汰黄标车方面,环保部和交管部门通过划定限行区域、路上抓违法、高清摄像头抓拍以及停止黄标车年检等手段限制黄标车的出行。
除了黄标车,越来越多的城市对于蓝牌轻卡的载重质量有了严格的限制。根据法规要求,蓝牌轻卡的车货总重一般在4.5吨或5吨以内,实际载货质量在两吨以内。但用一辆轻卡只拉2吨的货物显然有些大材小用,很少有严格按照法规运营的轻卡,这在业内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 天津六米轻卡上黄牌 只为应对严格法规
然而,近期从天津货运市场了解到,天津正在严查轻卡超载。而超载的标准即是严格执行上面提到的法规内容。一位重汽HOWO轻卡用户,为何会选择HOWO轻卡,他提到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拉更多的货物。
原来因为对轻卡严格的载重限制,这位用户给6米的轻卡上了黄牌。在车门上标注着:总质量8280kg。这位用户表示,这样的话车辆的准许载重量可以达到5吨。
● 大连 四吨半以上的货车禁止进城
与天津相似的还有大连。论坛ID为“大连轻卡司机”的卡友发帖说自己在2013年买了辆四米二的江淮骏铃2。据帖子介绍,当时交警治超比较厉害,限制五吨及以上的货车通行,这位卡友于是办理了4.99吨,既不限行,又不超载。
但从今年9月1日起,大连开始限行,四吨半以上的货车禁止进城。这让两年前办了5吨轻卡的卡友很难受,就卡了半吨,楞是不能进城。刚开了两年的轻卡,就这样被判了死缓。
● 太严了 宁波限制载重0.75吨以上货车通行
如果按照法规的要求限制货车载货质量算严格的话,宁波的卡友就要笑了。宁波市中心区域24小时严格禁止载重量大于0.75吨的货车进入,其他地区则分时段进行限制,并且限行区域在近期有所扩大。
宁波实施载重0.75吨以上货车限行已经至少有两年时间。如果有违反规定的车辆闯行,则将面临电子抓拍和路上交警的处理,一般为扣3分,罚款100元。闯行便扣分,可见处罚力度之严格。
● 载重优势消失 轻卡在城市货运中遭遇尴尬
来自环境的压力,轻卡被打为“黄标”的车辆出行受到了限制;来自交管部门的压力,很多城市严格限制轻卡的载重质量。蓝牌似乎已经不是轻卡在城市内运营的通行证。本来可以拉更多货物的轻卡在城市内受制于法规的严格要求,无法发挥其载重优势,轻卡在城市货运中的角色正在变得尴尬。
4.
陕汽重卡2015新型智能环保渣土车品鉴会南昌举行
15-10-
14 来源:陕汽重卡
http://truck.automarket.net.cn/file/syc/201510/31_0_0_10_93447_1.html
近日,燎原行动-陕汽重卡2015新型智能环保渣土车品鉴会在江西南昌国通4S店隆重举行。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及改造对渣土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现有城市渣土车外形单一,容易抛洒渣土,加上雾霾天气对城市环境危害的日益严重,城市环境治理受到社会广泛重视,老式渣土车“抛、洒、遗、漏”的弊端也成为城市雾霾的一个原因之一,政府相关部门对城市渣土车的外观及上装的密封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此,陕汽新型渣土车从车辆运营特点及市场要求出发,结合渣土车底盘情况进行开发,打造了新型环保、安全、智能渣土车,重新定义城市渣土车新标准,成为拨雾去霾的城市大使。
品鉴会上,陕汽南昌办事处工作人员向参会领导嘉宾进行了“720°客户全体验绕车讲解”,详细介绍了陕汽新型环保渣土车的优势。据了解,陕汽新型渣土车具有绿色环保、安全舒适、智能可靠三大特点。
在绿色环保方面,陕汽新型环保渣土车采用全新结构的U型大箱+电控伸缩式的环保顶盖结构,同时后门加装橡胶密封条,具有箱体表面光滑不挂土、车箱内部光滑无积土、顶盖闭合不抛洒的特点。同时,采用纯正的博世高压共轨+SCR技术,其尾气排放物中PM2.5降低85%,减少了固体颗粒的排放物,减少了雾霾源,还城市一片蓝天。在安全舒适方面,车辆装配有盲区监控系统,在车辆周围安装有六路监控摄像头和左右两路测距雷达,方便驾驶人员实时了解车辆周围情况,在车辆转弯时,可自动切换至该方向监控摄像头并且伴有语音信号提醒周围车辆和行人,确保整车360度无盲区,大大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在智能可靠方面,由陕汽开发的“天行健”智能管理平台可以通过车载终端实现对车辆的分区域限速报警、偏线报警、违规倾倒报警、顶盖未闭合限速报警等,实时记录驾驶人员的违规行为,满足政府管理部门对渣土车监督管理和事后追责的需求,一举解决了车辆管理、运营效率与价值提升的问题,也帮助管理部门解决渣土车的诸多社会问题。
5.
中国车企欧洲客车展PK新能源客车
15-10-
14 来源:中国客车网
http://www.chinabuses.com/buses/2015/1014/article_17333.html
世界客车博览会(Busworld,也称欧洲客车展)将于2015年10月16日在比利时小镇科特赖克开幕。这项两年一度的客车博览会,由世界客车联盟(B.A.A.V.)主办,因其专业性和权威性,每年都吸引中国客车制造企业前往参展。近年来,随着中国客车在全世界的崛起,“中国制造”也成为世界客车博览会上值得期待的一部分。
2015年将参加展会的国内企业共有25家,整车制造商有4家,分别是宇通、金旅、厦门金龙和比亚迪。据了解,这4家企业将携旗下精品客车参展。
厦门金龙和世界客车博览会的“缘分”始于2005年,那是中国客车企业首次参加比利时车展。此后的每一届展会,厦门金龙都会参加,并在2009年荣获“2010年度最佳客车制造商”大奖,2011年获世界客车联盟自1928年以来向全球客车界颁发的第24枚特别奖牌。宇通客车第一次亮相比利时客车展是在2011年。当年,宇通荣获“2012年度最佳客车制造商”大奖。2013年,宇通在比利时客车展上首发两款配装欧Ⅵ发动机的客车,成为中国客车厂家中第一个发布欧Ⅵ产品的企业。比亚迪在2013年的世界客车博览会上,也荣获“2014年度最佳客车制造商”以及由“欧洲客车周(ECW)”评选出的两项大奖。而金旅也不是第一次参加比利时客车展了。可以说,中国客车制造企业的实力不容小觑。
拓宽欧洲市场聚焦新能源
在2015年的世界客车博览会上,中国客车企业并不满足于展示新产品,他们更重视战略上的部署。据悉,宇通客车将发布欧洲市场计划,并携手欧洲合作伙伴一起服务欧洲市场;厦门金龙将发布与全球顶级新能源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协议,宣示开拓欧洲高端客车市场的决心;比亚迪将在现场介绍该企业的欧洲发展计划。
此外,参加本届世界客车博览会的中国客车制造商,大部分带来了新能源车型,宇通重点推出1款12米纯电动客车,比亚迪的3款展车全部是纯电动,厦门金龙也希望通过1款油电混合客车,展示自己的新能源策略。这表明,中国客车制造企业希望通过推广新能源客车,进一步拓宽欧洲客车市场。
6.
政商活动用车,看公务车国产化新常态
15-10-
14 来源:中国客车网 作者:任奕
http://www.chinabuses.com//myarticle/2015/1014/article_2593.html
不管你是赞美还是贬低自主品牌,它的自信就在那里;不管你相信还是怀疑中国制造,它的实力正在彰显,不管你承不承认,国产政商活动用公务车已经遍地开花。
2015年9月23日,李克强总理赴河南调研期间,乘坐的公务车大肆吸睛,将全客车行业的关注焦点聚拢于那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宇通客车。除宇通外,其他自主品牌公务车在政商领域也有捷报传出。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调研考察期间全程乘坐安凯宝斯通公务车,此举被不少业内人士解读为,领导人改乘自主品牌公务用车是公车国产化改革的又一跨步,是国家倡导民族自豪感的实际行动。不仅于此,9.3胜利日大阅兵上,安凯宝斯通载老兵荣耀受阅、福田图雅诺作为国宾车接待各国元首......这一系列成就不仅是各自主品牌高端商务车领域的新突破,更带动了停滞许久的公务车国产化,让国产品牌吹响起跑和腾飞的号角。
我国在高端商务车领域起步较晚,该领域长期以来被外资或合资企业产品垄断,利益链爆棚,自主品牌长期受其压制,不得不走低端仿制的路线。伴随“中国制造2025”政策落实推进,作为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汽车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总理出行选乘宇通T7,一方面表传达出政府对自主品牌汽车的充分信赖,另一方面也传递出中国制造已经不是低价低质的代名词。当下客车领域,以宇通为代表的中国自主品牌客车企业正在崛起,我国自主品牌已具备向国外车企挑战的实力与底气。
当然,我国自主品牌商务车能够脱颖而出服务重大政商活动绝不是空穴来风,其实力源自它背后强大的研发、生产及制造团队。以宇通T7为例,历时8年潜心研发,超过100名核心技术人员参与。宇通T7完全基于乘用车化的设计理念,甚至超越了乘用车的设计制造标准。客车乘用车化,这绝对称得上是中国客车制造业的一次巨大突破。
不仅仅是宇通,以安凯宝斯通、福田图雅诺等为代表的国产高端公务车也在各种政商活动中频频出彩。9.3胜利日大阅兵安凯宝斯通载抗战老兵荣耀受阅,国产公务车以高昂的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显然,安凯宝斯通能与老兵、支前模范、英烈子女代表一起出现在阅兵方阵,绝非偶然。从宝斯通诞生的那一刻起,安凯人就在向外界传递要最好、做精7米客车的信念,以乘用车版的严格标准对造车各道工序进行把关,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和创新,宝斯通传承了安凯客车几十年的整车制造经验,产品制造的装配、工艺保证能力达到国内领先,经过数年市场验证,在产品的舒适性、安全性、动力性等性能方面受到外界广泛赞誉和好评。
长期以来,国内中高端公商务客车这一细分市场长期被合资品牌产品丰田考斯特占据,几乎达到了一家独大、垄断市场的地位,导致其价格居高不下,源头车企丰田成为获利最大方。丰田汽车的一位高管曾经表示:考斯特在中国没有竞争对手,底气源于其在高端公务车市场绝对垄断的地位和居高不下的价格。据统计,四川一汽丰田凭借这一款年销量不过5000辆左右的车型,利润却几乎等同于一家年销量5000辆的客车企业的销售额。巨大的利润差距使丰田考斯特一度成为在中国生产的最赚钱的车型,而这些销售“神话”,很大程度上源于政府采购之手。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公务车倾向于采购国外品牌,无形中给社会各界传递了一种信号:自主品牌汽车不上档次,不能烘托领导形象。市场一旦长期接收这种信息,就会形成固化观念,让消费者对自主品牌汽车不屑一顾。因为领导出行乘国外品牌汽车会很快形成示范效应与广告效应,进而在省、市、县级政府部门风靡,并迅速扩展到企事业单位、客运公司等分属机构中,从而提高国外品牌的产品影响力和口碑,拉动其市场销量。毫无疑问,这种近乎垄断的市场格局是畸形的,也不利于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更不利于用户的价值体现。在国产品牌看来,这种畸形的市场格局无法实现多赢,必须被打破和重构。
现如今,伴随以宇通、安凯为代表的我国自主客车公务用车品牌强势崛起,似乎已经形成一种明确导向:原本被外资企业垄断的公务车市场,正逐渐被自主品牌替代。而宇通T7、安凯宝斯通等自主品牌商务车服务政商活动案例的意义则在于中国汽车工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水准,同时也表明国家对自主品牌汽车的高度肯定与支持。以丰田考斯特为代表洋公务车们是时候面临被取代的命运了!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过去,我国高端公务车领域长期为外人所垄断压制,如今,自主品牌群体发力,破局之箭蓄势待发。今日之中国已今非昔比,民族汽车工业也初步显示出其发展潜力。如今,自主品牌公务车服务国事已成常态,那些对自主品牌贬低、质疑之声也日渐消褪。伴随国人日益高涨的民族情结以及公、商务用车市场对高端的持续追求,自主品牌公、商务车必将迎来光明的发展前景。破局之箭已在弦上,民族客车工业崛起的时代已经到来。
为中国汽车厂家服务 为中国经济发展和汽车工业作贡献
上一篇:
商用车市场简讯第816期
下一篇:
商用车市场简讯第818期
行业新闻
国内乘用车
进口及国外乘用车
后市场
商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