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快讯650-3月18日
发布时间:2015-03-18 14:40:00    浏览量:1732次    

新闻标题

 
行业信息 产品信息
1. 在俄遭遇黑色2月 国产乘用车艰难前行 5. 有望引入 曝大众高尔夫Alltrack实车照
2. 特斯拉在华现状:浮华退去 成少数人“炫富”工具 6. 凯迪拉克CT6本月首发 全车减重90千克
3. 美国豪车市场分化 仅一家二线品牌有望追及三巨头 7. 日产GT-R 45周年金色纪念版官图发布
4. 印-欧自贸或重启谈判 汽车产业反对降低关税 8. 新一代雪佛兰Camaro消息 5月16日发布

新闻详情

 
1.在俄遭遇黑色2月 国产乘用车艰难前行15-03-18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李溯婉
http://auto.gasgoo.com/News/2015/03/18082041204160329344989_2.shtml
      俄罗斯车市进一步恶化,这或让中国车企摆脱出口低迷现状的希望再度落空。

      力帆股份(601777.SH)近日发布的销售快讯数据显示,今年1~2月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销量为17762辆。这与去年同期的23139辆同比下滑23.24%。

      受俄罗斯等海外市场拖累,力帆汽车最终也难逃销量下滑的命运。有业内数据显示,2015年1月,国产广义乘用车出口共30404辆,同比去年的34708辆 下降了12.4%,在国产车出口量前十名的企业中,出口量排名第一的力帆汽车,1月出口6478辆,同比下滑10.9%。

      俄罗斯车市惨淡

      针对卢布大幅贬值,力帆股份曾在2014年12月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已在前期作了充分准备,主要应对措施包括将卢布在俄罗斯使用,用于俄罗斯利佩茨克经济特区新建厂项目、购入俄罗斯木材等货品销往国内等,避免形成较大汇兑损失,以及适当提高汽车产品销售价格。

      去年12月,力帆汽车在俄罗斯销量一度回升,从3182辆同比增长21%至3866辆。2014年,力帆汽车对全球出口70812辆,增长幅度达到 21.62%,在中国汽车出口整体下滑的大背景下逆势增长。力帆汽车进出口公司总经理牟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企业出口大幅增长有一定的运气,也跟力帆 汽车早作准备有关。力帆在海外的主要市场是俄罗斯,虽然力帆受到冲击,但因为在当地有在建工厂,通过投资冲抵了损失。

      然而,随着俄罗斯车市 急剧下滑,包括力帆汽车在内的中国自主品牌出口都明显受到负面影响。虽然俄罗斯车市去年12月结束了连续12个月滑坡,同比小幅增长2.4%至27万辆, 但2015年销量又急转直下,连续两个月销量大幅下降,今年1~2月销量加起来几乎和往年一个月销量相当。根据AEB欧洲商会数据,2015年1月,俄罗 斯市场轻型车销量为11.54万辆,同比下滑24.4%;今年2月份俄罗斯市场销售12.83万辆轻型新车,同比大幅滑坡37.9%。

      据媒体报道,中国车企今年2月在俄罗斯市场集体暴跌,且幅度远超俄车市平均水平,多家中国车企在俄罗斯销量归零,而在俄罗斯业务规模较大的中国自主品牌主要是 力帆、奇瑞、吉利和长城四家,2月都遭遇50%以上的暴跌,其中力帆2月销量为721辆,同比下跌53.4%,前两个月销量为1484辆,同比下跌 44.3%,市占率从0.7%降低至0.6%。而吉利、奇瑞以及长城2月在俄罗斯销量分别为681辆、402辆和402辆,分别下滑60.2%、 76.5%和71.3%。
 

2.特斯拉在华现状:浮华退去 成少数人“炫富”工具 15-03-18 来源: 证券日报    作者:于南
http://auto.gasgoo.com/News/2015/03/180835283528345_2.shtml
      在几位接受采访的电动车专家看来,特斯拉从设计之初就不具备与中国市场深度融合的“DNA“,而记者走访北京侨福芳草地的特斯拉门店时看到,往常人头攒动的景象已经不再

      尽管特斯拉执行副总裁康德明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仍以“我们要在中国市场有更大的作为“展露雄心,但其却无法掩盖,特斯拉在中国的发展正遭遇瓶颈,且所面临的问题或许远比想象中大。

      2015年初的北美底特律车展上,埃隆·马斯克首度公开了“2014年第四季度特斯拉在华销量未达预期“的消息。

      这立刻激发了媒体的好奇心。因为,人们有兴趣观赏一场“钢铁侠“扭转乾坤的好戏,又或者乐于拿特斯拉退去光环当作笑柄。总之,在这场多空双方的较量中,特斯拉股价已由2015年2月5日盘中创出的近期高点225.48美元/股,下挫至3月13日的近期低点187.32美元/股。

      而事实上,恰是在2月5日-3月13日,股价跌幅将近17%的这段时间里,媒体前赴后继的报道,令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团队就改善销售,尤其是改善中国市场销售所采取的措施,暴露在了镁光灯下。

      人们遗憾地发现,仿佛无所不能的“钢铁侠“这次要做的,也不过是加快充电设施的布局、重组销售团队,以及通过裁员削减成本和尽快丰富产品线。

      光环消散后的特斯拉和钢铁侠

      完全公开的非官方信息显示,特斯拉于2014年初设定的全球销量目标为4.6万辆-4.8万辆,其中中国占1.4万辆-1.7万辆。

      然而,相较上述目标,特斯拉2014年实现的全球销量仅为3.1655万辆。不仅如此,媒体曝光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2014年全年海关进口特斯拉4800辆,而截至2014年底,全国上牌特斯拉仅有2499辆。

      与原定目标相差甚远的业绩,或许会让马斯克清醒地意识到,在他认定“潜力非常大“的中国市场,绝大多数的消费者对特斯拉,并不会像去年4月欢迎他访华时那般热情。

      据说,正是因为受到了热烈欢迎,马斯克才决定将特斯拉在华的销售目标从3000辆提高到逾1万辆;此外,特斯拉中国的员工数量也于2014年下半年扩张了近一倍,攀升至超过600人。

      如今,浮华退去,据媒体相关报道,春节前后,特斯拉中国除少数如技术支持和负责充电网络项目的部门外,销售、市场、公关、行政等几大部门都在裁员。其中,部门裁员比例最高的甚至会达到50%,最终,甚至特斯拉中国可能会裁掉近30%的员工,这意味着其团队将由600人缩减至400人左右。

      更为直观的感受是,日前,《证券日报》记者走访了北京侨福芳草地的特斯拉门店,往常人头攒动的景象已经不再。与去年相比,前来咨询、参观的人流已减少。“原来觉得这车很神秘,现在看也不过如此。此外,店里展示的车型很少,价格也让人望而却步。“一位路过的消费者向《证券日报》记者说。
 

3.美国豪车市场分化 仅一家二线品牌有望追及三巨头15-03-18 来源: 盖世汽车网    作者:梁薇、石劼
http://auto.gasgoo.com/News/2015/03/17103132313260329304584_2.shtml
      盖世汽车讯 据《美国汽车新闻》报道,目前美国豪车市场分化较为明显,宝马、奔驰和雷克萨斯三个主要品牌占据了整个豪华车市场一半以上份额,凯迪拉克、讴歌等二线品牌与一线品牌之间差距则较大。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一线品牌”和“二线品牌”以美国市场份额而定,奥迪虽然是全球销量第二的豪华车品牌,但在美国豪华车市场份额不足10%,被视为“美国市场上的二线豪华车”,同三巨头宝马、奔驰和雷克萨斯存在差距。

      宝马、奔驰、雷克萨斯三家独大

      2014年美国豪华车销量上涨了6.4%,增幅超过整体车市,但并非所有品牌都分到了等大的“蛋糕”,宝马、奔驰、雷克萨斯以及奥迪占了大头。

      去年,宝马以18%的豪车市场份额拔得头筹,奔驰为17.5%,雷克萨斯为16.5%。排名第四的奥迪仅为9.7%,凯迪拉克则为9.1%。前三甲总计占据了52%的份额。作为对比,在非豪车市场中,福特、雪佛兰和丰田三大品牌的总计份额为43.8%。

      而在品牌忠诚度方面,IHS Automotive数据显示,2014年奔驰车主的品牌忠诚度是58%,宝马53%,雷克萨斯紧随其后为52%,二线品牌中只有林肯突破50%。

      市场分化明显 车型阵容差距大

      IHS Automotive分析师Tom Libby称,去年雷克萨斯推出NX紧凑型跨界车后,宝马X3和奔驰GLK的销量都有所下滑,而二线品牌的同级竞争车型则未受影响。整体豪车市场似乎是“分裂”的,三巨头之一推出新车,另外两家会受到冲击,二线品牌则几乎排除在竞争之外。

      J.D. Power汽车零售副总裁Chris Sutton表示,2014年数据显示,宝马的客户中有21%曾比较过奥迪车型,20%比较过奔驰,比较过雷德萨斯的有14%,而对其它二线品牌进行比较的比例均不超过10%。

      宝马、奔驰以及雷克萨斯的综合实力较强,产品阵容丰富,溢价能力较强,产品形象也深入人心,这些因素二线品牌均难以匹敌。如宝马X4是宝马介于轿车和SUV之间的车型,奔驰也推出GLA紧凑型跨界车以吸引新的消费者,在紧凑型跨界车中,宝马有X1,X3以及X4,而凯迪拉克并没有一款紧凑型跨界车。

      据汽车网站Edmunds.com统计,包括M级性能车以及各种衍生版本在内,宝马2015年共有35款车型,去年为27款。雷克萨斯和奔驰各19款,奥迪29款。作为对比,凯迪拉克仅有8款,较去年的12款有所削减。英菲尼迪为9款,讴歌仅5款。

      奥迪或能进入一线品牌

      凯利蓝皮书分析师Karl Brauer表示,奥迪是目前最有可能从二线进入一线的品牌,其它品牌则机会不大。

      2014年奥迪美国销量增长了15%,超过凯迪拉克与讴歌名列第四。今年前两个月中,奥迪全球销量在豪车市场中领先,但美国市场销量却拖了后腿。不过其今年车型阵容达到29款,几乎可以与其本土竞争对手宝马和奔驰匹敌。

      去年受益于新车型MKC的推动,林肯的销量上涨了16%,由2013年的81,694辆增至94,474辆,不过由于基数较小,仍未及宝马和奔驰等品牌的三分之一。

      由于差距较大,林肯、讴歌以及英菲尼迪短时间内难以追赶一线巨头。本田讴歌事业部总经理迈克尔·阿卡维蒂(Mike Accavitti)称,讴歌对其目前的五款车型阵容“十分适应(feel comfortable)”。虽然讴歌仅有RDX和MDX两款SUV,但在紧凑型和中型跨界车细分领域却占有较大份额。去年讴歌在美国市场销量落后于奥迪和凯迪拉克,排名第六,今年前两个月上升至第四名。
 

4.印-欧自贸或重启谈判 汽车产业反对降低关税15-03-18 来源:盖世汽车网    作者:梁薇
http://auto.gasgoo.com/News/2015/03/1709071771760329301352.shtml
      盖世汽车讯 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近期由于印度-欧盟自贸协议的谈判有可能重启,印度汽车行业担忧政府可能会对欧盟作出让步,从而对穆迪政府的“印度制造”计划造成冲击。

      汽车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欧盟所要求的降低整车进口关税不仅会损害汽车产业的就业率,同时对在印度进行投资的日本、韩国以及美国车企都不公平。

      欧盟希望印度能够彻底降低整车进口的关税,目前印度对小型车进口征收的关税为80%左右,豪华车则高达130%。

      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SIAM)副会长苏家托·森(Sugato Sen)称,该协会希望在自贸条款之外能够保留20个税收项目,印度政府也对此表示支持,并希望这一态度能够被双方的自由贸易协议接受。

      这20项与汽车产业相关的税收项目包括两轮车等16种不同类型的车型,以及四种类型的发动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车产业专家表示,设立高额进口关税目的并不在于保护本土产业,而是吸引外商继续在印度投资,否则国外车企无需在印度设立生产中心。

      印度汽车产业在GDP中占了7%的份额,相关员工岗位1,900万个,如果降低进口关税,则印度本土汽车产业和就业率都会直接或间接受到影响。

      自2013年5月以来,印度-欧盟自贸协议已经搁置较长时间。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双方一直未达成一致,不过近期有报道指出双方将重启谈判。
 

5.有望引入 曝大众高尔夫Alltrack实车照

6.凯迪拉克CT6本月首发 全车减重90千克

汽车之家

凯迪拉克CT6

           上市时间:——            上市时间:3月31日
           预售价   :——            预售价   :——
           发动机   :1.8TSI            发动机   :2.0T/3.6T
           变速器   :6速手动或6速DSG            变速器   :——
           车身尺寸:——            车身尺寸:——
 

7.日产GT-R 45周年金色纪念版官图发布

8.新一代雪佛兰Camaro消息 5月16日发布

日产(进口) 日产GT-R 2015款 45th Anniversary Gold Edition

新一代科迈罗

           上市时间:2016年            上市时间:——
           预售价   :——            预售价   :——
           发动机   :3.8L            发动机   :2.0T
           变速器   :6速双离合            变速器   :7MT/8AT
           车身尺寸:——            预计轴距:2910mm
 

每日新闻摘要
 
1.根据统计机构数据,2014年SUV/跨界车在欧洲车市的份额首次逼近20%大关,总计250.1万辆;尤其以紧凑SUV占比最高、小型跨界SUV增速最快。
 
2.日前有外媒消息称,法拉利将召回所有的LaFerrari超跑,原因是车辆油箱存失火隐患。但该说法并未得到官方认可,法拉利只是宣称将对已经交付的LaFerrari进行油箱升级。
 
3.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近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欧盟28国乘用车注册量达92.4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7.3%,前两个月累计销量同比攀升7.0%。

 

 

为中国汽车厂家服务 为中国经济发展和汽车工业作贡献

 

 

上一篇:快讯651-3月19日 下一篇:快讯649-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