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商用车市场简讯第660期
发布时间:2015-02-11 16:56:42    浏览量:1570次    

新闻标题

 
1.2014四季度5615辆新能源商用车免征购置税  
2.自主品牌成商用车合资新标志  
3.“快跑”接档重卡新一轮比拼 大马力成新常态  
4.五菱起“势” 借宏光V闹“新微客革命”  
5.发力新能源 金旅打造“经济适用车”  
6.宇通“变身”豪华款 客车竞争趋向中高档  

新闻详情

 
1.2014四季度5615辆新能源商用车免征购置税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自 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纯电动以及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 免征车辆购置税。截至2014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税务总局已发布三批免征车购税的车型目录,有57家企业的377款车型列入目录。

    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2014年9月-12月有29个省市有办理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购税手续,共免征车购税新能源汽车3.94万辆,其中乘用车3.38万辆,商用车5615辆。
 

 
 
2.自主品牌成商用车合资新标志
 

   东风与沃尔沃组建的合资公司1月26日正式成立,这家全新的合资公司展现了几个新特点:摒弃了以往“中方+外方”的命名方式;董事会成员以中方居多;生产产品全部是东风品牌。当然,这并不是合资的全部,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中方在合资企业中的地位及更多的话语权。这表明,我国商用车对外合资迈入了“以我为主”的新时代。

    合资企业常以婚姻为喻,或举案齐眉,或分道扬镳。回首中国商用车对外合资历程中的不同发展阶段,我们看到,在合资企业中实现以我为主、自主发展,实属来之不易。

    上世纪80年代,原重汽集团引进奥地利斯太尔技术开始了我国重卡与外方的合作,这也是我国商用车领域最早与外方接触,但当时是以技术转让形式,而非合资。最早的合资来自于日本五十铃先后与重庆汽车制造厂、江西汽车制造厂组建的合资公司庆铃、江铃,当时生产的主要是五十铃轻卡及发动机产品。此后陆续出现了多家商用车合资企业,其中以客车合资居多,包括西安西沃、桂林大宇、亚星-奔驰、上海申沃等。

    在合资过程中,由于自主研发能力不足,中方也因此失去不少话语权。比如,西沃和申沃的高层管理人员是以董事会任命的外籍人士为主。

    除了管理,最为重要的是某些合资企业的外方设置了很多不能跨越的“禁区”,他们以产品技术及生产工艺涉及核心秘密为由,不允许中方技术人员以平等地位对产品进行适应性改进,更不要说另起炉灶自主开发关键总成与核心技术了。当年一汽与奔驰谈判合资,外方就不能容忍在合资企业中保留“解放”品牌,也无法对中方独立研制发动机等核心总成保持沉默,只好分道扬镳。宇通与一家外国公司合资成立的企业,中方难以在产品和管理方面发挥相应作用,未实现合资的初衷,最终双方终止了合资。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自主品牌商用车企的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特别是研发能力有了长足进步,在我国市场始终牢牢占据主导地位。多数外资商用车企未业能通过合资成功打入中国市场,眼看中国企业占有迅速膨胀的市场蛋糕而干着急。他们也在反思,寻找分享中国市场红利的新途径。

    另一方面,随着排放标准的逐步升级,我国车企发动机排放等关键技术缺失的弊端也在逐渐显现,急于寻求对核心技术的支援,商用车企合资出现了新的市场环境。

    中国车企在保留自主品牌的前提下,实行双品牌生产,如广汽日野轻卡采用中方企业原有的羊城品牌,同时生产日野品牌重卡。四川南骏与韩国现代合资也是采用双品牌,四川南骏的品牌保留在轻卡车型上。

    虽然几家商用车合资公司保留了中方的自主品牌,但市场份额较低,合资后的主力产品仍是以外方品牌为主。由于合资企业中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中方消化吸收外方技术存在不小的困难。

    当然,也不乏成功的双品牌合资案例。南汽与依维柯的合作始于1995年,2007年重组跃进后,南京依维柯也采用双品牌模式。跃进轻卡通过中外双方的联合开发,从低端到高端实现轻卡全产品线覆盖,在市场上很有竞争力。借助意大利依维柯的全球渠道,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在稳步推进,表现可圈可点。

    自主车企在合资企业中的话语权越来越高。北汽福田与德国戴姆勒公司的合资,也保留了福田汽车“欧曼”中、重卡品牌,戴姆勒提供技术和专家支持,帮助合资公司提升产品质量,并协助研发针对国内市场的新产品。

    新一轮对外合资的共同特点是中外双方具有携手共赢的迫切愿望,外方想进入中国分享市场红利,由于难以提供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主导产品,只能依靠技术优势通过合资间接获得利益;中方希望得到满足排放法规的新产品技术,双方一拍即合。

    自主品牌逐渐强大,中方在合资企业中将有更多话语权。还可通过合资获得更多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东风与沃尔沃合资被称为商用车后合资时代,也有人称合资2.0时代,无论怎样称谓,都表示我国商用车对外合资迈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3.“快跑”接档重卡新一轮比拼 大马力成新常态 
 

   发达国家的今天就是我国的明天。高速物流用车作为国外重卡最重要的一个细分市场,也正在重卡行业兴起。满足高速物流的中高端重卡正在野蛮生长,或将成为国内未来重卡市场发展主流。重卡向着高速、标载、大马力,可靠性好、舒适性好的高端方向发展,已成为中国重卡行业的新常态。

    近年来,重卡中,牵引车比例一直不断上升,现在已经超过工程车成为最大的市场,其中,高速标载物流车占比则不断增加。2011年开始,12升以上发动机份额持续增加,配套重卡的比例由6%增加到16%。潍柴集团相关专家预测,这个比例到2020年可达到26%。

    近年来,对于卡车制造商而言,重卡动力的不断提升是一个明显趋势。主流的重卡功率段已经从330马力上升到350-360马力,如今,380马力的配置也很常见。“大马力发动机+超速档变速箱+单级减速桥”是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组合。大马力发动机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强的动力和更稳定的性能,超速挡变速箱和单级减速桥可以提高大大车辆的运行速度。

    自从2014年以来,各重卡品牌推出的新品主要集中在大马力重卡上,这同样体现了重卡中高端化的新常态。比如,东风天龙在2014年4月北京车展上推出的D760天龙旗舰,号称高端专业物流重卡,是典型的HI WAY车型,又称为东风品牌中的“重重卡”。D760天龙旗舰的主流配置是东风康明斯ISZ 13升发动机,其功率覆盖400马力到550马力。

    解放JH6,2014年在北京车展首次正式亮相,作为一汽集团最新研发的高端卡车,JH6主要针对国内高速中长途物流市场,是代表标载高速物流的重卡车型。该车型也号称是国内最轻的高端重卡,其小速比、高车速、低转速的特点,符合标载快速物流运输需求。JH6重卡目前只提供6x4牵引车车型,主推轻量化,车辆在装配鞍座、备胎、30L燃油的情况下,自重只有8.6吨,在国内400马力以上6x4牵引车中属最轻。

    中国重汽商用车公司的汕德卡,这款车型本身就是面对高速物流市场,其市场定位就是取代当前国内市场的进口重卡,而且是主攻高速物流市场的国外重卡。汕德卡借助于曼TGA的驾驶室本体,车辆搭载中国重汽目前主推的曼平台MC11国IV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达到440马力,拥有2100N.m的扭矩输出,并搭载采埃孚16挡手动变速箱和曼技术的MCY13Q后桥,同时车辆后悬架采用九气囊后提升桥,主要针对高效物流运输。

    另外,2014年,上汽依维柯主推畅途版红岩杰狮牵引车,其中,C13杰狮牵引车采用的是上菲红动力公司生产的科索C13发动机,排量为13升,额定功率430马力。这款车型同样主攻高速物流牵引车市场。

    去年年底,陕汽推出了搭载11升康明斯ISM发动机以及13升潍柴WP13发动机的的德龙X3000系列,这款车型也是陕汽的高端物流用车系列,其功率范围从380马力起,同样肩负了陕汽攻占高端物流用车市场的重任。

    除此之外,福田戴姆勒超能版GTL主要搭载福田康明斯ISG发动机;福田欧曼也有奔驰版的GTL,主要搭载奔驰OM457动力,这两款车同样是瞄准了高速物流市场。
 

 
 
4.五菱起“势” 借宏光V闹“新微客革命”
 

   五菱宏光V上市前夕,SGMW特意邀请了一批老车主体验这款新车。“他们都是上汽通用五菱的真实车主,试驾后给我们的第一个反馈是,推出这个车为什么没有提前通知他们?还开玩笑地说早知道就不买原来的五菱之光和五菱荣光了。”

    在上汽通用五菱副总经理袁智军看来,车主反馈的结果与企业当初对宏光V的定位基本一致,突出一个“新”字,即强调新微客细分市场衍生出的新概念。“新微客相比传统微客发生了飞跃”。

    SGMW公关总监韩德鸿对《中国企业报》记者透露,2015年SGMW的销售目标为200万辆。其中宏光V将成为提升销量的新晋生力军,更重要的是SGMW希望借助“前置后驱”的概念,用宏光V重新定义微车形象和细分市场。

    从数据上看,SGMW依旧保持着高光的销售业绩。过去的一年,1805850辆的数据足以证明市场对其产品组合的认可,同比增长13%,还超额完成了去年180万辆的目标。更多的人认为,这是一家不折不扣的“绩优股”公司,合资12年间,其销量增长了约12.3倍。

    但这并不意味着SGMW可以“高枕无忧”。从2010年开始,SGMW依仗多年的微客市场正呈逐年递减的态势,微车“大盘”从2010年的249.21万辆下滑至去年的133.4万辆。当然,业内人士对于形势也存在另外一种解读,认为是乘联会将五菱宏光、长安欧诺这类车型划分到了MPV领域,致使微车数据一再下跌。如果按照原来的计量方式,微车市场整体仍在增长。

    相比较后者的“解负说”,SGMW更关注前者的“危机论”。“为什么市场的萎缩这么厉害,从2010年的占比10%,下降到今天的6%”?2010年中国汽车销量突破1800万辆,蝉联全球第一汽车消费市场,而去年这一数字更是增加至2349万辆,但微客市场的疲软却与表现强势的大盘形成鲜明反差。

    SGMW综合考虑原因有四点:首先是国家出于安全考虑,对于微客的监管愈发严格;其次是客户的需求悄然发生改变;再次是行业缺乏创新性的产品,虽然车型多了,但消费者的选择却在减少;最后是前几年汽车下乡政策导致需求前移,微客的淘汰率本身较低,后继购买者较少。

    去年SGMW销售超过180万辆的成绩中,有87.3万辆来自五菱之光和五菱荣光,市场份额达到50%,且连续9年蝉联微车领域销量冠军。但在日益萎缩的市场大势面前,再强的市场占有率仍令外界顾虑重重。

    为此,SGMW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即发现并打造全新的细分市场。从结果倒推,这似乎是SGMW赖以生存的法宝。2002年11月,凸头微客五菱之光替代了平头微面五菱兴旺,车头凸起,车身加长,此举旋即获得热销,累计销量突破470万辆,被福布斯誉为“地球上最重要的一款车”。2008年4月,打造“大微客”概念的五菱荣光上市,凭借动力更强、拉货更多、配置丰富的特点,累计销量达到250万辆。接下来,SGMW又接连推出了五菱宏光、升级版宏光S,包括宝骏品牌(宝骏730、630、610)等车型。

    此前,巨大的销量输出、极强的成本控制能力、覆盖全国的经销商网络,使SGMW可以在微车领域“呼风唤雨”。从宣传上,结合产品SGMW惯用“革命性”、“新市场”等较为夺人眼球的词汇。而更多的竞争对手,则习惯性地采用对标SGMW的方式迎战,往往以短敌长。有的油耗偏大,有的空间偏小,有的中排座椅没有三点式安全带。这些都间接促使SGMW赢在格局,一骑绝尘。

    合资12年里,SGMW从单一的微车企业蜕变为一家“乘商并举”的企业。产品系列紧凑叠加,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纯粹拉货需求的消费者可以选择五菱之光和荣光,需要载人载货则可以选择五菱宏光,而宏光系列又与宝骏730联动,可以提供更多的家用体验。从微客到MPV,从拉货到载人,SGMW的产品系列售价覆盖3万元到9万元区间,满足了三四线甚至五六线区域的消费者的根本需求。
 

 
 
5.发力新能源 金旅打造“经济适用车”
 

   在2015年客车市场为数不多的增长点中,新能源绝对算得上一个。有业内专家预计,2015年新能源客车的增幅超过100%。实际上,2014年,新能源客车就成为市场的宠儿,在公路客车市场下滑两位数,团体、旅游市场不温不火,校车市场后继乏力的大环境下,唯有新能源客车一枝独秀。据中国商用车辆网统计,2014年新能源客车共计销售18637辆,同比增长80.59%。

    因此,各客车企业纷纷发力这一市场就不足为奇。2014年,各企业在新能源客车推广和销售方面不遗余力,不同技术路线、不同类型的新能源客车,你方唱罢我登场,成为了2014年客车市场最引人瞩目的风景。在这其中,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并不是声调最高的那个,但是一直在深耕这个市场;它也不是业绩最拔尖的那个,却做出了自己的特色,走出一条金旅独有的新能源客车“经济适用之路”。

    金旅新能源客车有个特点:销量不是国内企业里头最大的,但面是最广的。金旅销售公司总经理赖志艺告诉记者,金旅新能源客车的占有率很均衡,在国内30多个省市都有销售,并出口中国台湾地区和荷兰、芬兰、挪威等国家。

    据介绍,金旅新能源客车目前在北京、杭州、天津、昆明、大连、厦门、南通、无锡、佛山、福州、哈尔滨、海口、呼和浩特、南京、南宁、宁波、三亚、西安、上海等主要城市均实现了批量运营。

    这得益于金旅在新能源客车方面丰富的运营经验和可靠适用的产品。产品可靠不是光嘴上说说就行,尤其是新能源客车,由于是新鲜事物,尚不成熟,产品是否可靠适用要经过市场长时间的验证。

    金旅新能源客车在杭州公交的保有率是最高的,,杭州一直是国内一线城市里头新能源客车示范运营的标杆,新能源客车的市场推广和运营是最早的、有一套自己的标准,并且聘请国内很多知名专家到杭州指导。很多城市因此都到杭州取经、调研。金旅通过与杭州公交的合作,一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经验,另一方面也验证了产品的性能。

    厦门金旅地处海西,位置独特,港口优势与自贸区等诸多政策优势并存。值此国家提出发展海西的大好时机,作为中国客车行业的主力军,厦门金旅的发展也得到了各方的关注。日前,福建省委书记尤权来到金旅视察,并试乘了金旅纯电考斯特,对产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2015年是新能源汽车新旧政策交替年,,国家政策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市场和用户对新能源产品逐步了解、接受和信任,今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会更好。”赖志艺认为。抢抓新能源客车的机遇,持续新能源技术投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新能源市场方能取得更大的发展。为此,金旅做了充分的准备,在新能源客车的推广上,从产品、配套、服务、金融等方面全方位为客户提供服务,解决客户的后顾之忧。产品方面,金旅推出了纯电考斯特、新能源通勤车等,瞄准了旅游、通勤、租赁等细分市场的需求;配套、服务方面,金旅将借助租赁方式拓展销售渠道,赖志艺介绍道,2015年金旅在卖车的同时将考虑多种运营解决方案。和力能合作,通过电池租赁模式,用新能源汽车试水租赁市场,探索一种多方共赢的模式;金融方面,金旅将推出用户融资抵押业务,降低用户购车的门槛,促进新能源客车的销售。

    这些举措,最根本的目的是给用户提供经济适用的产品。新能源客车尤其是电驱动客车的推广运行,需要建立在了解客户和市场需求上创新,需要扬电动客车之长,避电动客车之短,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才能得到客户的信任,取得长足的发展。

 
 
6.宇通“变身”豪华款 客车竞争趋向中高档
 

  长期以来,低档客车一直是我国大中型客车市场的主流车型。随着人们对出行舒适与安全要求的提高,加之受交通部行业评级标准的影响,致使2002年客车市场风云突变,客车需求也日益趋向中高档和大型化。

    据有关数字显示,在2002年国内城间客车细分市场中,36家主要大中型客车厂家的中高档客车销售量合计占到了56.1%,销售金额占77.4%;而低档客车分别为43.9%和22.6%。其中,中档客车不仅在销售金额,同时首次在销售数量上超过低档客车,成为城间客车中最大的主流车型。

    客车产品的高端化趋势,源于中高档客车市场的扩容。我国公路交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国道和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为大、中型客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旅游用车和城市公交方面,中高档客车也是前景看好。我国旅游业中的大中型客车大多为高档豪华客车,目前部分进入更新报废期。而“公交优先”的城市道路发展战略也极大地刺激了城市客车市场的活跃,其中低地板公交客车将逐渐成为新增量的主体。

    3月18日,上海2003世界客车博览会亚洲展览会开幕,由宇通和德国MAN公司联手推出的3台“莱茵”系列展车甫一亮相,就赢了个“满堂彩”。其中“莱茵之星”是在欧洲和中国同步推出的新车型,整车采用了德国MAN原装底盘、欧洲最新流行款式造型,被业内专家称为“代表了近几年世界豪华客车的发展方向”。“我们要借‘莱茵’系列高档豪华客车,改变自己中低档客车厂商的形象”,宇通集团副总经理吴项林如是说。

    郑州宇通是靠生产低档客车起家,自1993年股份制改造后,步步为营,产品得以逐渐向中高档市场延伸。2002年以产品产销量、实现利润额双双第一的佳绩,再次登上国内大中型客车生产企业头把交椅。此次宇通携手德国MAN公司成功“变身”,一方面是丰富产品链,试水高端客车市场,其实质意义还在于客车企业战略重点的转移。

    此次,宇通新推出的“莱茵”系列豪华客车,不仅使自己的产品链得以完善,即以中高档为主,向两端延伸;而且新品的市场目标直指旅游和城市公交领域。吴项林表示,今年宇通计划实现年产销各类客车15000台,销售额要突破40亿元。在力争保住传统客运“优势项目”的同时,宇通对进一步开拓两个新市场寄望颇深。

    据了解,到2005年全国营运客车总量将达到163万辆,其中从事班车、包车、旅游客车客运的大、中型客车总量将达到64万辆,高级客车在客车总量中所占比重将达到10%以上,中级客车所占比重将达到35%以上。从目前情况看,国内中高档客车市场虽然有一度程度的增量,但世界大客车工业巨头沃尔沃、奔驰、尼奥普兰已全部到齐,国内合资、技术引进的厂家已达到20余家,竞争仍将会非常激烈。不过对宇通来说,与德国MAN公司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将是其仰仗的资本。眼下,双方的合资公司猛狮客车引进了MAN公司极具市场潜力的五种客车底盘,宇通还斥巨资与之合作成立了慕尼黑研发中心。在今后的中高档客车市场竞争中,“变身”之后的宇通能否胜出,让我们拭目以待。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