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此,但正如《规划》中所指出的,发展新能源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更是世界汽车的发展潮流,因此,即便1~11月乘用车行业负增长10.2%的困难情况之下,仍要坚持和创导这个发展方向。
《规划》的发展愿景要求,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载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车的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其中,智能网联汽车新车(一般应指L2级别以上)销量占分比达到30%。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实则是指L4级及以上的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
这个目标,从现在的良好发展态势来看,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要实现这个目标,涉及到三个层面。首先是整车制造供应商,其次是自动驾驶技术,最后是共享出行的服务提供商。可以这样说,中国汽车产业经过30余年的大发展,已经建成了强大的工业体系,无论是智能制造设备、研发、汽车零部件供应体系、测试验证等都足以支持《规划》愿景2025年目标的实现;至于自动驾驶技术,实际就是智能网联的汽车技术,是指搭载如摄像头、雷达等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联技术,从而实现V2X的智能信息交互、共享,形成大数据与深度学习、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在这个领域国内与汽车行业相关的,估值超过10亿美元(非上市)高科技独角兽企业及BAT等多达数十家。他们与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一起已经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小规模的生产试用,未来发展可期;而共享出行服务则是将这些具有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能够融合到社会的一种汽车消费方式变革的保证,也是交通行业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具有关专家测算,这项举措的实现,可降低人类出行成本4~10倍。如果95%的出行里程用自动驾驶的共享车来实现,就美国而言可省出1万亿美元的成本,堪比美军阿富汗战争中消耗的7300亿美元。
在《规划》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2020年开始到2025年,用5年的时间实现《规划》中的第一目标;第二阶段到2035年,则实现高质量的完全无人驾驶汽车。就目前而言,只要努力克服当前行业下行的困难,并巩固已有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良好势头目标就一定能实现。(来源:久陵 乘联会)
*本文作者系乘联会专家,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