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评论】如何应对外资股比放宽、进口关税降低
发布时间:2018-04-27 18:17:55    浏览量:1579次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4月10日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时宣布,中国决定在扩大开放方面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举措。其中与汽车工业直接相关的有,尽快放宽汽车行业等制造业外资股比限制,今年将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两项。

      随后,在4月17日,国家发改委就汽车等制造业开放问题答记者问时表示,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通过5年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限制。

      长期以来,对于是否要放宽汽车合资企业外资股比,汽车行业内有一些团体和企业一直持反对的态度。理由无非就是,放开外资股比,将对中国汽车品牌形成灭顶之灾。

      客观地说,当初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时,我国的汽车工业还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如果完全放开外资企业进入中国汽车市场,其对中国品牌汽车企业的冲击程度及结果一时还难以准确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合理利用WTO允许的规则,规定外国汽车公司进入中国只能建立合资公司且持股比例不能超过50%,这在当时是避免自身合法权益可能受损的预防性措施。

      将近20年过去了,自主品牌企业在与跨国汽车企业的竞争中学到不少经验,研发、制造和营销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联合研发的全球首款互联网汽车成功推向市场,20多家新的企业敢于加入电动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制造行列,就是最好的证明。以吉利集团、上汽集团、东风集团等为代表的中国汽车企业不仅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而且还参股国外汽车企业,开始融入全球的汽车工业。其中吉利集团进展最快,先是收购了瑞典沃尔沃轿车、英国锰铜公司100%的股权,以后参股马来西亚宝腾汽车、英国莲花汽车,最近又购买了德国戴姆勒集团和丹麦盛宝银行的部分股权,可以说已经形成国际性汽车企业的雏形。在这种情况下,还坚持不能放宽外资股比的观点,显然是杞人忧天。

      事实上,外资在中国合资汽车企业的股份不能超过50%的规定早已被打破。以北京奔驰为例,表面上戴姆勒集团只持有北京奔驰49%的股份,但由于其同时持有北京汽车12%的股份,实际上,戴姆勒集团在北京奔驰直接和间接持股的比例之和是55.12%。这个合资企业外方股份的变动对中国自主品牌形成打击了吗?恐怕很多企业连感觉都没有。

      从法律或经济的角度来看,合资各方股东在合资企业中所持股份的多少,反映的是其在该企业承诺的资本金出资责任、享有的企业收益分配权利、担负的分摊企业亏损义务的大小。而合资公司的运营是由基于合资协议制订的合资公司章程规定的,以为外资握有多数股份便可完全掌控企业,甚至还可以对整个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看法是不切实际的。

      眼下国内汽车合资企业外方想增持股份,特别是大众集团想将其在一汽-大众中的股份从40%提高到50%,多半是从投资收益最大化的角度来考虑的。汽车合资企业目前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基本上都是外方提供的,将一款车型引入合资企业,外方除收取技术转让费和按产量计算的提成费外,剩下的只是与中方享有同等的收益,或再加上若将在中国获取的利润转作投资返还的已缴所得税,外方当然心有不甘。在中国已是多个跨国汽车集团利润主要来源地的情况下,如果股比放开则外方得益更大,这样的好处谁会不去努力争取呢。

      而对于亏损企业,外方不但不会要求增持股份,还会放弃其原来的股份。曾经是西飞集团与瑞典沃尔沃集团合资建立的西沃客车,在长期亏损后,现在已经是一家完全的中资企业了。远的还有已经成为历史过客的广州标致、三江雷诺、贵州云雀、南京菲亚特等企业。

      经济全球化、自由化、便利化是大势所趋。国家决定现在开始放宽汽车合资企业外资股比限制和降低进口汽车关税,既不会迟滞自主品牌企业的发展,还可以在国际贸易的谈判中摆脱被人诟病的被动地位。

      这么说,也不是说这两项决定对我国汽车工业一点影响也没有。近期可能会影响部分企业的利润,远期或许会形成中资汽车企业与外国独资企业直接竞争的局面。

      目前我国六大汽车集团销量和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各自与跨国汽车集团的合资企业。降低进口汽车关税后,外方可能会放弃那些销量不大而利润较多的高端车型的本地化生产规划,比如目前传说的丰田雷克萨斯、福特林肯等,使合资企业少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如果再加上外方提高了股比,那中方所分得的利润将大幅减少。这样双重影响下,六大汽车集团的合并营业收入没有减少,但合并利润总额大幅减少,则营业收入利润率就会大大下降。从长远看,企业盈利能力的降低,将影响企业的竞争能力。

      国内汽车企业对此须提前做好准备,利用自身更了解中国国情和中国汽车市场的优势,争取在与外方企业关于各自持股比例的谈判中取得较好的结果。

      虽然以吉利集团为代表的自主品牌企业早就表示过,不惧怕放宽合资企业外资股比上限,有信心与跨国汽车企业直接竞争。但从整个行业看,还是要从整体上谋划出现中资企业与外资企业全面直接竞争局面时的对策。当务之急依然是搞好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减少过多的弱小企业的数量,随着过渡期的结束,这项工作会越来越紧迫。

      此外,我国汽车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步伐也得加快,要有整体走出去的战略,做好在国际上与跨国汽车企业竞争的准备。既然别人可以攻进来,那我们也可以打出去。

      国家已经做出决定,再纠结于该不该放宽合资汽车企业外资股比已毫无用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各大汽车集团和自主品牌企业开始做好准备吧。